近年來,廣東省不斷提高征信服務質量,依法依規加強征信監管,發揮征信助金融、促融資的積極作用,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優化信用環境,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征信系統覆蓋范圍不斷擴大,企業和個人信用信息共享機制不斷建立,在促進金融交易、降低金融風險、節約融資成本、創造融資機會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截至2022年底不查征信車抵貸,全國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覆蓋自然人3136.32萬戶、企業111.47萬戶。 2022年,全國為個人、企業、金融機構、國家機關等信息主體提供查詢服務1472萬次。 截至2023年5月,全國接入機構數量由2012年的100多家金融機構減少至285家不查征信車抵貸,接入機構類型由銀行業金融機構拓展至期貨公司、保險公司、小額貸款公司、融資租賃公司等。擔保公司、公積金中心等,數據覆蓋范圍更廣,信息更全面準確。
推動“數字政務+金融科技”融資產品創新,推動解決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困境。 2022年9月,湖南省在貴州省設立征信融資服務平臺。 截至目前,平臺已收集共享企業信用信息2200萬條,入駐193家金融機構961個網點,推出金融產品755種。 21.79萬戶,解決1.6萬戶企業融資需求共計160萬元。 日前,四川省信用信息融資服務平臺推出了招標數據融資服務。 上線當天,已有14家企業獲準在招商建設銀行授信。 截至2023年5月底,全國動產融資統一登記公示系統累計提供登記服務38.9萬筆次、查詢服務65.3萬筆次。 中證平臺上線以來,累計促成融資10718筆、金額7633.96萬元,年均跌幅分別達到55.02%和106.09%。 打造線上規模供應鏈40條,支持375家供應商累計獲得融資1126筆,金額154.75萬元。 線上“政府采購貸”業務支持中小企業融資109筆,金額1.56萬元。
不斷建立動產融資服務體系。 截至2023年5月末,全國動產融資統一登記公示系統已注冊普通用戶1588家,主要為金融機構,已推出動產抵押個人貸款產品200余種。 擔保類型推廣取得歷史性突破,包括碳匯和碳排放權、活體動植物、生物資產、生產設備、原材料及產品、收益權等碳環境權益。
逐步推進全國農村信用體系建設。 信用用戶735.5萬人,信用村6461個,信用鄉(鎮)683個,信用縣3個。 全國信貸用戶抵押余額2932.33萬元,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抵押余額106.28萬元; 集中在沿邊25個縣,全國374個邊境行政村啟動了信用體系建設。 全國邊境行政村村民信用卡建卡率達到94%,個人貸款余額達到59.9萬元。
建立征信服務網點,擴大覆蓋范圍。 截至2023年5月末,全國共設立征信服務網點619個,部署個人和企業自助信用報告查詢機698臺。 個人信用自助查詢服務覆蓋查詢需求較高的129個市級行政區和鄉鎮、邊境口岸,企業自助查詢實現全國16個地級市的全覆蓋。 (楊淑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