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杭州一名爸爸卻在賭博輸光自己名下房產后,將兒子女兒的房子也全部抵押了出去。結果借款還不上,債權人起訴要執行房產。好在,近日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人民法院的一紙判決,保障了兩名孩子的合法權益。
小晶和小旻(均為化名)是姐弟,祖孫三代同住在上城區的安置房A里。這是幾年前家里老房子拆遷,一家人分配到的其中一套。房產登記在一家六口名下,其中弟弟小旻的份額最多?!爱敵醪疬w的時候,小旻一家被安置了多套房產。爺爺奶奶在其中的兩套安置房里,把自己的大部分份額都讓給了孫子孫女,一套小旻份額最多,一套小晶份額最多。”法官介紹。
還未成年就有了自己的不動產,可以說小旻和小晶的生活有了很好的保障??烧l也沒想到,因為爸爸陳某染上賭博惡習,差點把一家人的生活拖入深淵。
為彌補債務窟窿,拆遷安置房到手沒多久,陳某就將自己名下的房產全部賣光。跟家里都是說經營虧損,實際上是賭博輸光。之后為了“東山再起”,陳某又故伎重施,以做土方生意需要資金為由,說服父母和妻子一起將小旻和小晶份額最多的兩套房產也抵押了出去。其中,小旻份額最多的安置房A抵押后借款200余萬元。
2021年,因為陳某還不上錢,債權人起訴至上城法院,要求拍賣抵押的安置房A并優先受償。“這套房子雖為一家人共有,但其中小旻和小晶的份額被隨意處置,侵害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狈ü俦硎荆穹ǖ湟幎?,監護人應當按照最有利于被監護人的原則履行監護職責。監護人除為維護被監護人利益外,不得處分被監護人的財產。
法院經審理認為,陳某并非為兩個孩子的利益而將房產對外設置抵押,其行為違反了法律規定。而借錢給陳某的債權人,也不是第一次用未成年人房屋作抵押而放貸了。債權人為了獲得更高價值的抵押物,放任監護人隨意處置被監護人的財產,未盡到合理注意義務,不能構成善意取得。因此,上城法院一審判決對屬于小旻和小晶部分的抵押權不予保護,債權人只能在小旻的父母及爺爺奶奶份額范圍內享有優先受償權。
此外,針對小旻父母不當履行監護職責、侵害被監護人合法權益的行為,法院依法向其發出《家庭教育指導令》,要求家長接受家庭教育指導,不得再發生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行為?!拔覀円呀浉嬷F父母,未經法院和檢察院同意,不得在兩個孩子成年之前再代為處置他們的財產。近期也會給房產登記管理部門發送司法建議書,請他們協助監督?!鄙铣欠ㄔ焊痹洪L張妍妍表示。
法官提醒:
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監護人,依法履行監護職責產生的權利,受法律保護。但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人合法權益的,應當承擔法律責任。為未成年人教育、醫療等維護未成年人利益用途,作為監護人的父母可以依法履行監護職責,代為處分未成年人財產;非為維護未成年人利益,擅自處分未成年人財產的,構成違法行為,需要承擔相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