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常熟銀行(601128.SH)召開2022年度業績說明會。此前發布的年報顯示,2022年,該行實現營業收入88.09億元,同比增加15.07%;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7.44億元,同比增長25.39%。
據銀柿財經統計,在已披露年報的22家銀行中,常熟銀行是營業收入、凈利潤增速均實現雙位數增長的兩家銀行之一。
在經濟面臨壓力,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的背景下,銀行凈息差普遍承壓,常熟銀行凈息差也受到沖擊,同時手續費收入也因理財凈值化轉型后費率下降而出現明顯下滑,在這種情況下,常熟銀行是如何實現業績較快增長的?
凈息差承壓,手續費下滑
從收入結構來看,常熟銀行的利息凈收入和非息凈收入都取得了較好的增長,增幅分別為13.75%和24.19%。
事實上,和其他銀行情況相近,近三年,常熟銀行的凈息差持續下滑,尤其是在2022年第四季度凈息差受到明顯沖擊,單季降至2.7%。
雖然凈息差承壓,但受益于存貸款規模的較快增長,常熟銀行的利息收入整體仍然保持了較好的增速。截至2022年年末,常熟銀行總存款2134.45億元,同比增長16.81%;總貸款1934.33億元,同比增長18.82%,信貸投放維持高增長。
對于息差下行,副行長兼財務總監尹憲柱在會上表示,“2022年四季度凈息差下降主要是受四季度央行減息政策一次性影響,如果還原該影響,則全年凈息差3.09%,較年初提升3BP?!?/p>
為了維持凈息差水平穩定,尹憲柱表示,2022年常熟銀行在資產端繼續堅持向下、向小、向偏、向信用的策略,通過優化資產結構,穩定貸款收益率水平。在負債端,則深挖客戶潛力,促進存款客群的壯大,同時強化形勢研判,靈活調整同業負債配置,強化負債端成本管控。
展望2023年,他表示,該行貸款端將堅持做小做散做信用,同時優化存款結構,降低高息負債占比,控制負債端成本,預計全年息差有望保持穩定。
非息方面,2022年常熟銀行的非利息凈收入主要靠投資收益拉動增長,其投資收益較上年增加了足有4.62億元,非利息凈收入較上年增加了2.33億元。
而非息收入中,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則出現明顯下滑,同比減少20.91%至1.88億元。其中,除代理業務同比微增外,理財業務、結算業務、銀行卡業務收入較2021年均有所下降。
至于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同比減少的原因,尹憲柱透露,一是凈值化轉型后理財手續費費率有所下降,理財手續費收入減少2925.9萬元;二是隨著金融投資資產規模的提高,投資咨詢費用增加約2800萬元。他預計,2023年該行的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將保持穩定。
從資產質量來看,常熟銀行2022年年末的不良貸款較上年有所增加,不良率較2022年第三季度末小幅提升至0.81%,但與上年年末持平,仍維持低位。
異地機構和村鎮銀行對收入貢獻進一步提升
2022年,常熟銀行異地收入和利潤貢獻進一步提升。常熟以外的江蘇省內異地分支機構營收貢獻占比提升至54%,較年初有所提升,超出常熟本地貢獻30個百分點。同時,省外地區村鎮銀行營收占比貢獻也進一步提升。
整體來看,該行在常熟以外地區營收規模超過本地的3倍,異地撥備前利潤是常熟本地機構的近5倍。
常熟銀行行長薛文在會上表示,“我行現有7家分行28家縣域支行,控股32家村鎮銀行,我們將繼續扎根縣域、服務‘三農’兩小客戶,做深做透本地市場,提高當地市場占有率。2022年,常熟銀行成功收購了珠海香洲村鎮銀行,實現了村鎮銀行首單收購?!?/p>
對于后續動作,他表示,“我行將充分發揮投資管理行收購兼并職能,審慎推進村鎮銀行兼并收購工作?!?/p>
據了解,常熟銀行直接控股投資管理行,投資管理行即興福村鎮銀行,控股31家村鎮銀行,這些村鎮銀行主要分布于湖北、江蘇、河南、云南、廣東等省份。
作為首批走出注冊地、跨區設立村鎮銀行的農商行,常熟銀行堅持下沉,深度開發農村市場,促進資產重心持續做小、做散,小微業務繼續向小向信保推進,有效實現貸款總量的穩定增長。
農村信用社和村鎮銀行也是我國金融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2023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中也提及,加快農村信用社改革化險,推動村鎮銀行結構性重組。
中銀證券研報指出,常熟銀行區位優勢突出,扎根實體的小微業務模式,村鎮銀行的并購和異地經營能力,使得公司在未來行業大趨勢中,在中小銀行改革化險、村鎮銀行改革重組中,擁有差異化的成長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