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去他們公司應聘做司機,當時公司的業務員告訴我,公司有車,可以來租車,一個月租金2600元,然后就被他們各種忽悠簽了一大摞合同,結果拿到車才知道他們利用我們的個人身份信息和銀行卡辦了貸款買車。”7月27日,市民張運剛實名向記者投訴位于龍華區的深圳易買車汽車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易買車)套路應聘者,讓他莫名背負5年共計11萬余元的車貸。
張先生稱,目前他知道的跟他一樣受騙的應聘者還有3位,他和跟他同一天簽合同的應聘司機張力春已向上塘派出所報案。
求職司機講述事情經過
“我是在魚泡網上看到的招聘司機的信息,然后跟一個朋友一起去面試的?!睆堖\剛說,7月18日,他和朋友應聘時,易買車的業務員明確告知可以租公司車輛,租金2600元一個月,并未告知是用他的個人身份信息和銀行卡辦理貸款買車。“業務員當時拿了厚厚的一摞合同讓我簽,只是問了我的個人征信,然后給了我一張紙,說等下有個回訪電話,讓我按照紙上寫的回答,還說只是走個公司的流程,這樣可以盡快把車批下來,然后租給我拉貨干活。”
另一位司機張力春則是在智聯招聘上看到的信息。他也說從面試到簽合同,負責接待他的業務員只說是“公司貸款買車,我們只是租車”。
據他們回憶,電話回訪是確認他們的個人身份信息、車輛型號,以及為什么要掛靠公司,貨車是用來干什么的等等。
“我看到合同上有租賃字樣,以為是租車,沒有細看。他們現場讓我們簽字,簽完也沒給我們一份?!睆堖\剛說,“7月20日下午,他們就把車給我了。21日,我把這件事跟朋友說了,朋友聽了我講的情況說我可能被騙了。23日,我給業務員打電話,業務員還說這車是公司貸款還款,跟我們個人沒有關系?!?/p>
24日,張運剛和他朋友以及張力春再次來到易買車公司討說法,并向上塘派出所報了警?!爱斨窬拿?,其中一位業務員說簽合同時只是問我們個人征信有沒有問題,但未告知是用我們的個人身份信息和銀行卡貸的款?!睆堖\剛說。在民警的要求下,易買車公司才提供了求職司機簽約的車輛融資租賃合同(售后回租掛靠版)、車輛抵押合同,承租司機與掛靠公司、融資租賃公司的三方協議,以及租金支付計劃表。
易買車公司方的回應
7月31日,記者跟隨張運剛、張力春一起到訪易買車公司。該公司負責車管的陳經理和當時對接張力春簽約的曾業務員出面回應。
針對求職司機稱簽約時業務員并未明確告知是用應聘者的個人信息和銀行卡辦理的貸款買車的情況,陳經理說,合同上寫明了是“融資租賃”,他們也看了合同,而且“簽合同之前是有電審的,是有人打電話確認后,他們才簽的”,“知不知情,不是他們說或是我說知不知情,如果他們覺得這個事情受到欺詐了,是融資公司欺騙了他們,還是我們公司欺騙了他們,還是人家放款不合理,可以起訴?!?/p>
曾業務員說:“他(張力春)來找工作,我跟他介紹了工作流程,還講了有幾種模式,租車、貸款買車,還有分成的,第一次面試完他就回去了?!彼暦Q是張力春自己選的貸款買車,“走流程我肯定會問信用分,看是否符合貸款的條件”。
其他疑點
對該公司業務經理和業務員否認存在欺騙簽約的情況,張運剛說他朋友可以作證他們說謊,“我朋友從最初面試、簽合同到報警當天都在場,民警也做了他的筆錄?!?/p>
采訪中,記者還了解到幾處疑點:一、在兩位司機簽訂的多份合同中,均未出現易買車公司,也無該公司公章,據該公司業務經理的回復,易買車只是幫賣車;二、易買車公司提供給兩位司機的機動車行駛證標明他們“租”的貨車使用性質是“非營運”,而他們簽的車輛融資租賃合同上注明的租賃使用目的是“營運”;三、兩位司機是7月18日簽的合同,7月20日領的車,可行駛證上標注的注冊日期和發證日期是7月13日;四、24日報警后,在上塘派出所調解室,雙方還進行過協商,對于易買車公司提出的和解協議,兩位司機表示不接受,“他們又拿一份合同給我們簽,合同上的條款,還是以我們的個人名義貸款,車還是掛靠第三家公司,有很多條款讓我們去背負?!?/p>
律師說法
“我們的訴求就是要求解除因對方欺騙誘導簽的合同,取消車貸,要求易買車退還我們的2000元押金。”張運剛說。
針對上述情況,廣東鉅潤律師事務所律師李玉香表示,“求職司機只是去應聘租車拉貨,結果卻在易買車公司業務員的推銷下簽了汽車融資租賃合同,背負了車貸”,該公司涉嫌欺詐,求職司機要求撤銷合同、退還押金的訴求成立,可通過司法途徑起訴維權。
據了解,為進一步引導深圳融資租賃公司合規發展,有效防范經營風險,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管局于7月20日發布了關于規范融資租賃公司汽車融資租賃業務的通知。通知提到,融資租賃公司不得以車輛售后回租或其他形式變相開展個人抵押貸款業務,不得在業務宣傳中使用“以租代購”“汽車信貸”“車抵貸”“車輛貸款”等語義模糊或不屬于融資租賃業務經營范圍的字樣,不得為客戶提供或變相提供融資擔保服務。
在此也提醒市民在購車或租車時增強防范意識,務必仔細閱讀合同內容,了解合同的條款和條件,核實公司的資質,在參與融資租賃業務時,注意保護個人隱私信息,權益受損時及時向相關部門投訴或是走法律途徑維權。
(原標題《本想租車應聘做貨車司機,沒想到拿到車不是付租金而是還車貸 求職者稱被龍華一公司騙訂貸款購車合同,提醒“汽車融資租賃”陷阱多套路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