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網絡詐騙的方式層出不窮
市民一不小心就會落入陷阱
蒙受損失
案例一
男子輕信“福利”貸款短信 點擊下載app后被騙4萬元
12月21日,市民李先生因一條“福利”貸款短信,下載了某貸款app,結果被騙走4萬元?!肮志凸肿约菏韬隽?!”談起受騙一事,李先生著實郁悶。
12月18日下午,32歲的李先生收到了一條手機短信,內容是“由于您個人信用良好,本金融公司為您下發5萬元的低利息貸款,如有需要,請點擊鏈接下載“惠農e”app進行貸款。”
原本并無貸款需求的李先生被“低息貸款”所吸引,好奇點開了鏈接,下載了該app,并按照操作提示注冊了賬號,詳細填寫了自己的身份信息,申請了2萬元的貸款額度。
5分鐘后,平臺客服發來信息,稱李先生的銀行卡號填寫有誤,導致申請的2萬元被凍結,需要繳納1萬元解凍資金才能放貸。
李先生信以為真,按照客服提供的銀行賬號,將1萬元轉了過去。
事后,客服讓李先生耐心等待。
12月21日,眼看兩天過去了,貸款公司仍未放貸,李先生再次找到平臺客服,客服又以操作故障,需要繼續繳納保證金為由要求李先生轉賬。
為了快速下款,李先生又向對方匯去3萬元。
還沒等李先生詢問,對方再次以操作錯誤為由,要求李先生繼續轉賬,李先生發覺自己遇到了騙子,要求對方立刻退錢,怎料瞬間被拉黑。
事后,李先生到黃石市公安局黃石港分局沈家營派出所報案。
目前,警方已對此展開調查。
案例二
大冶一男子遭遇網貸詐騙 被騙6000元
家住大冶市東岳路辦事處的殷先生近日也遭遇了網貸詐騙,這讓他直接損失人民幣上千元。
因為最近資金緊張,殷先生想在網上貸款。20日下午3時許,殷先生在軟件商店下載了一個貸款軟件,名為“隨手借”。
殷先生首先根據平臺的貸款步驟依次填寫好自己的信息,最后提交了2萬元的貸款要求,平臺審核完后顯示成功放款2萬元,但殷先生發現錢并未到自己的賬戶里,聯系客服被告知因為填錯了收款賬戶所以導致資金被凍結了,需要繳納6000元才能解凍。此外,客服告訴殷先生如不繳納這筆錢,他就會被列入征信黑名單。
殷先生一聽,擔心自己信譽受損,馬上向對方匯款6000元,但這并未結束,客服以“需要消除多頭借貸風險”才能正常放款為由讓殷先生再次繳納10000元,殷先生這時意識到自己被騙了,趕緊報警。
目前,該案正在偵辦中。
認清網貸詐騙的“六步”套路
第一步,引流。
一些在網上瀏覽過“貸款類”廣告的用戶,很難察覺到自己已經被大數據標記為了“潛在客戶”,接下來會被推送更多的貸款類廣告,這其中就包括詐騙團伙推送的廣告。
第二步,鏈接。
當“潛在用戶”點開騙子發來的短信鏈接后,會進入騙子制作好的網頁,或者APP的下載鏈接,這些頁面一般都會仿冒一些知名的貸款平臺。
第三步,填寫資料。
和正規貸款平臺一樣,詐騙平臺要求必須填寫一連串的個人隱私信息,包括姓名、手機號、身份證號等,一旦這些“潛在客戶”提交了個人信息,就成了詐騙集團眼中的“精準料”。
第四步,放誘餌。
騙子會讓用戶的個人貸款金額界面上,出現貸款的額度,讓被害人感覺大額貸款已經觸手可及。
第五步,保證金。
當被害人想從貸款平臺提現時候,所謂的客服會提出,繳納一定比例的提現費、保證金等。很多著急借錢的人看到自己貸款額度后,大都會決定轉出這筆錢。
第六步,信息錯誤。
在被害人交過提現費后,認為馬上要提現到賬的時候,通常又會收到銀行卡或身份證等資料填寫錯誤,無法提現等提示。但這只是騙子的伎倆,他們通過后臺程序故意造成填寫錯誤的假象。接下來會以提現失敗,賬戶被鎖死,需要解凍費為由不斷引誘被害人將錢打到他們的賬戶上,直到被害人發現這不是“網貸”而是“網騙”。
民警提醒廣大市民
不要輕信電話、短信以及網絡上的各種貸款信息。如需貸款,一定要通過國家正規金融機構申請,切勿將自己的身份證、銀行卡等信息告知陌生人,更不要隨意轉賬或匯款,一旦受騙,要及時報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