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暫停牌的汽車金融交易平臺易鑫集團(02858.HK),在宣布收到騰訊要約后迎來高光時刻。
在母公司易車(NYSE:BITA)收到騰訊邀約、確認從紐交所退市后,易鑫集團歸屬問題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6月15日晚間,易鑫集團公告確認,由騰訊以及Hammer Capital(黑馬資本)組成的買方團將就所有已發行的易鑫股份做出強制性全面要約。
這意味著,易車私有化之后,騰訊將成為易鑫的控股股東。受此消息影響,6月16日,易鑫恢復交易,股價盤中大漲11%。6月17日收盤,報價1.99港元,再漲1.02%。
騰訊上述舉動,也被外界解讀為拓展汽車金融的信號。但對于易鑫集團來說,獲得騰訊的認可,還需要解決不少問題。一方面,公司面臨業績下滑、高額虧損,需證明持續盈利能力;另一方面,易鑫集團跟其他互聯網汽車交易平臺一樣,汽車金融業務面臨砍頭息、抵押貸款變融資租賃的質疑。
騰訊最高28億港元要約易鑫
曾多次參與投資
6月12日,易鑫母公司易車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會一致批準并正式與騰訊控股關聯公司和黑馬資本牽頭組成的投資者財團簽署合并協議。投資者財團將以每股美國存托股票(ADS)16美元的價格,現金收購易車及其關聯公司尚未擁有的所有已發行普通股,總交易金額達11億美元。
在母公司收到騰訊和黑馬資本邀約之后的三天,6月15日,易鑫集團發布晚間公告,稱母公司易車私有化交易完成后,買方團將以每股1.9088港元的價格對易鑫股份(不包含易車、騰訊及黑馬資本所持股份)做出要約,假設易鑫集團可要約股份獲全數接納,要約的最高現金代價約為28.42億港元。
其中,騰訊將以內部現金資源完成80%的應付現金代價,剩余20%由黑馬資本通過通海證券所提供的信貸融資完成。同時,買方團已在公告中明確表示有意采取措施在要約后保持易鑫的上市公司地位。
公開資料顯示,易鑫集團股東中,易車持股比例為43.72%,另有10%的附帶投票權,對易鑫的行使投票權達53.72%。而騰訊與京東方面持股比例分別為20.58%以及10.73%。
這意味著,易車私有化交易完成之后,騰訊也將取代易車成為易鑫的控股股東,并將易鑫進一步納入自身的汽車生態領域。
目前,騰訊在汽車產業的布局幾乎已經遍布整條產業鏈,涉及整車制造、自動駕駛、車聯網、互聯網出行、汽車服務等。業內觀點普遍認為,騰訊入主易車,實則看中的是易鑫集團的汽車金融業務。
而易鑫集團原屬于易車汽車金融事業部,2014年8月,易鑫集團自易車分拆后開始獨立運營,并于2017年11月16日在香港上市。
據了解,易鑫集團主要從事金融交易服務,主要通過自營融資和平臺助貸的方式為消費者提供購買新車和二手車的融資服務。旗下核心業務平臺是易鑫車貸,主要提供新車貸款、二手車貸款、車抵貸、車主信用卡、汽車保險及汽車租賃等汽車金融服務。
易鑫集團方面表示,易車從美國市場退市后,騰訊會取代易車成為易鑫集團的控股股東,并將易鑫集團進一步納入自身的汽車生態領域。
實際上,騰訊對易鑫的青睞早有預兆。根據企查查信息,易鑫集團上市之前曾完成四輪融資, 其中三輪出現了騰訊的身影:2015年,京東、騰訊、易車合計投資4億美元;2016年,京東、騰訊和百度再向其注資5.5億美元;2017年5月,易鑫集團獲得由騰訊、東方資產和順豐王衛個人的40億元戰略投資。
易鑫Q1收入雙下滑
上半年預虧9億港元
騰訊之所以更青睞易鑫集團,也與其市值密不可分。同為上市公司,截至發稿之時,易車的總市值為11.25億美元(79.94億元),而子公司易鑫集團則為128.12億港元(117.38億元)。同時,易鑫集團開展的業務也能進一步擴大騰訊的汽車金融布局。
但問題是,易鑫集團目前經營情況并不樂觀。
作為易車最重要的業務板塊,易鑫集團在2020年第一季度為易車貢獻了近一半的收入。2020年第一季度,易鑫集團總收入8.62億元,同比下滑48.1%;貸款促成交易、自營融資租賃交易等核心業務收入為2.21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下降56.7%。
隨著營收下滑而來的,還有易鑫集團資產質量下滑和巨額虧損。
一季度,易鑫所有融資交易(包括第三方助貸業務)的90日以上(包括180日以上)逾期率及180日以上逾期率分別高達2.60%、1.55%,上年同期分別為0.90%、0.43%。報告期內,易鑫促成約50,000筆融資交易,同比下降48%。
易鑫集團預計,公司上半年虧損或在9億元至11億元間,經調整凈虧損在8億元至10億元間。
易鑫集團各項數據下滑的同時,易車的日子也不好過。報告期內,易車的營業收入為17.4億元,同比下滑36.26%;凈虧損達8.32億元。
圓圓君注意到,易車在其此前披露的2019年20-F文件中多次強調,公司主要通過易鑫集團提供交易服務并收取服務費,主要包括自營融資租賃以及貸款促成服務,2019年全年,這兩項業務帶來的收入占總收入的50.6%。
易車方面表示,自營融資租賃主要通過融資租賃服務為消費者提供汽車金融解決方案,公司將面臨無法償還貸款和呆賬的固有風險。貸款促成服務(即“助貸業務”)通過促成合作伙伴向消費者提供貸款,同樣將承受一定的信用風險?!跋嚓P業務收入的任何重大減少,都將對我們的業務,經營業績和財務狀況造成重大不利影響?!?/p>
汽車金融“貓膩”多
被訴抵押貸款變融資租賃
易車高度易依賴易鑫集團的汽車金融業務,除了多次強調融資租賃以及助貸業務可能存在的風險外,還提到兩項業務的利息收入受多重因素影響,包括汽車銷售、汽車金融業的競爭格局、一般信貸政策和環境、產品質量以及監管要求等。
但從用戶反饋情況來看,易鑫集團的業務開展疑似踩了監管紅線。在21CN聚投訴官網,多人投訴易鑫集團高利貸、砍頭息、暴力催收、陰陽合同、收費不明,以及抵押貸款變融資租賃。
其中,以“抵押貸款變融資租賃為例“,易鑫多有涉及。2020年6月7日,投訴人桂先生稱,2018年4月,以自有車輛在易鑫集團辦理車輛抵押貸款,評估后易鑫集團給出的貸款額度為79200元,利率在9%-10%之間。同時,相應貸款并非直接由放款方轉入桂先生賬戶,而是易鑫集團員工私人轉入。
桂先生表示,簽署貸款合同時注意到合同上貸款金額為99000元,易鑫集團工作人員稱“這是做給銀行看的”,隨后催促桂先生盡快簽字,并稱所有紙質合同將全部留在公司,不能給到客戶帶走。
但近期,桂先生通過易鑫集團公眾號查詢發現,他所做的車輛抵押變成了汽車租賃合同,貸款金額99000元。對于被扣除的19800元,工作人員稱是“汽車租賃費用”。
自己的全款車,變成了租賃車輛,還要扣除租賃費用,桂先生認為這是易鑫集團收取了砍頭息。按照要求,桂先生每期還款3282.62元,共計還款36期,全部還款金額為11.82萬元。
以借款本金7.92萬元、等額本息方式計算,桂先生這筆借款金額的貸款年化利率約為28.16%。但若以借款本金9.9萬元計算,該筆借款的利率則與易鑫集團工作人員所述利率基本符合。
桂先生提供的合同信息顯示,該合同為天津恒通嘉禾融資租賃有限公司(下稱“恒通嘉禾”)的汽車租賃合同,恒通嘉禾的實際控制人正是易鑫集團。恒通嘉禾為甲方,向乙方購買車輛再供給乙方使用,租金以恒通嘉禾購買汽車的成本和合理利潤確定,成本則包括價款、手續費、融資利息、銀行費用和管理費用等。
無獨有偶,投訴人姜女士也遇到了類似的情況。2020年6月5日,姜女士投訴稱,2018年12.17日在二手車車行那里買了一輛2011版寶馬MINI車,車全款14萬,合同的備注里寫明了全款里包含湖北牌照費,貸款手續費,一年保險費。但在貸款過程中,姜女士擬貸款10萬,易鑫業務員現場給的合同貸款金額為116640元,稱是“給銀行看的”、“還說里面也包括GPS安裝費什么的”。過兩天去易鑫公眾號內,發現“車貸變成融資租賃合同”。
易鑫集團在桂先生、姜女士投訴帖下回復稱,“尊敬的客戶您好,您反饋的問題我司已收到,如認定合同有問題,可致電我司官方客服熱線提供相關證據以便我司做進一步的核實并維護您的權益?!?/p>
除了上述兩位投訴人,還有多名投訴用戶稱抵押貸款變成融資租賃,并且在還款過程中,發現還款利率、方式等均與業務員所述不同。還有用戶投訴稱,在貸款業務結清后,易鑫集團后續的處理拖沓、扣留車輛登記證書。
實際上,近年來國內互聯網車輛交易火爆,上述投訴在行業內十分常見,即所謂的“買車變租車”。用戶以為簽訂貸款合同來買車,但實際上是與平臺簽訂的融資租賃合同,即用戶僅擁有車輛使用權,所有權屬于平臺。因平臺操作過程中造成混淆,致使后期糾紛不斷。
一位業內專家向金融觀察團表示,這種車輛(二手車、新車)交易業務表面形式是消費分期,實質合同是融資租賃,本質業務是抵押放貸。一種形式嵌套了三種“借貸業務”,別說普通消費者了,就是有金融基礎的人也得被繞進去。在買車業務中,易鑫集團扮演的真實身份是融資租賃,其業務形式為助貸業務。但實際的合同中,卻觸及到了“政策紅線”。根據銀保監會最新發布的《融資租賃公司監督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第八條“負面清單”中,融資租賃公司不得發放或受托發放貸款。
此外,即便易鑫集團從事的是助貸業務,也將被嚴管。監管早已多次明確,各類機構不得收取砍頭息、手續費,各類費用都應計算入借款人綜合年化利率內,不得超過法定紅線。根據最新的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管理暫行辦法,銀行等金融機構未來將不得與涉嫌暴力催收、利率不合規的機構合作放貸款。
但上述業內專家也表示,這類問題屬于行業問題,并不局限在易鑫集團。未來還需監管、從業機構的多重努力,才能為二手車金融提供更加透明、合規的環境,保護用戶合法權益。
截止目前,易鑫集團在聚投訴上共有588個投訴,解決率僅為2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