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0元小額貸款變身“無底洞”
“麻煩轉告你的朋友周**,因其貸款逾期一直沒有償還,我們將對他進行起訴?!?/p>
一段時間以來,周村市民周先生的多名親戚朋友,總是被一條條形式不同、內容相同的短信所困擾,沒日沒夜的短信騷擾,讓眾人體會到了“暴力催收”這一毫無底線的催款方式。
“這一現象已經有近一周的時間了,一開始是直接給我的親戚朋友打電話,把這些陌生的號碼拉入黑名單也不管用,對方會換個電話號碼繼續打來?!?/p>
5月29日下午,周先生講述自己的上述經歷時,顯得既無奈又憤慨,一筆金額僅7000元的小額貸款,不僅使其身陷還款難的泥潭,更令他的多名親戚朋友在精神上飽受折磨。
原來,在2017年11月底,因為急需用錢,周先生通過一個名為“零用貸”的線上小額貸款平臺申請了7000元的小額貸款,按照貸款前的約定,這筆錢需要在35周內還清,每周需還本金200元,利息44.1元。
“我當時簡單計算了一下,按照上述約定,這筆錢的利息一共是1543.5元,想到自己只是利用這筆錢短時間周轉一下,加之利息也不算特別高,便與對方簽訂了貸款協議。”
周先生告訴記者,開始還款時他卻發現事情并不像原本預想的那么簡單。
“還款時我發現,在每周的還款金額中,除了約定的本金和利息之外,還多了一個名為服務費的收費項目,金額為100元?!?/p>
如此一算,這筆7000元的小額貸款,待35周全部還清時,周先生連本帶利一共需要還款12043.5元,其中僅“服務費”一項便高達3500元。
“在貸款時,我并不清楚有服務費這一收費項目,金額如此之高的服務費擺明了就是對方設置的一個陷阱?!?/p>
據周先生介紹,還款至第25周,在多次與對方交涉無果的情況下,他停止了還款,之后便遭遇對方的暴力催收。
根據周先生的描述,在辦理這筆線上小額貸款之前,對方曾備份了他手機通訊錄的所有信息,日前,其親戚朋友所受到的騷擾便是因此而來。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這家名為“零用貸”的線上小額貸款平臺注冊地為上海,隨后,在整理相關證明材料后,周先生向當地工商部門進行了投訴舉報,目前,上海市市轄區嘉定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已受理了這一投訴舉報。
記者調查
線上小額貸款暗藏變相高息
時下正備受追捧的線上小額貸款平臺背后究竟是如何運作的?貸款者為何頻頻身陷借錢容易、還款難的困境?低門檻、高效率的借款模式背后,又有著怎樣的催還體系?5月30日至31日,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5月30日上午,記者通過百度搜索“線上小額貸款”,在排名靠前的詞條出現多個有關“在線小額貸款平臺查詢中心”的信息。仔細瀏覽后記者發現,絕大多數線上小額貸款平臺如出一轍地打出了“最低利率”“超低利率”,甚至是“零利率”的廣告語。
記者隨機打開了一個網絡鏈接,根據網頁提示信息,在輸入了手機號碼后,手機隨即收到了一則信息,點開信息所載鏈接,提示安裝一款貸款APP軟件。
安裝并登錄軟件后,只需要輸入貸款人的姓名、身份證號碼、銀行卡號、手機號碼,外加幾個聯系人(親戚或同事)的手機號碼,便可以進行借款,整個貸款過程如廣告語中所說:10秒鐘申請、1分鐘評估、即刻放款。
然而在詳細閱讀了多個線上小額貸款平臺的貸款協議后記者留意到,在本金和利息的償還周期之外,有關逾期還款后所產生的逾期費的收取方式,卻是暗藏陷阱。
記者注意到,部分線上小額貸款平臺逾期費的計算方式多分為三個周期:在逾期還款一周內,每天的逾期費為總貸款額的1%;超過一周,每天的逾期費為2%;超過一個月,逾期費會再次翻倍。
通過計算后記者發現,以貸款1000元,逾期還款2個月為例,上述三個周期的逾期費分別為70元、460元和1200元,合計1730元。
5月31日下午,淄博一家正規投資理財咨詢機構的負責人宋平向記者透露,眼下,許多通過線上小額貸款平臺借款的貸款人多為年輕人,他們之所以身陷逾期費陷阱無法抽身,主要是因為只看到了線上小額貸款門檻低、放款快的一面,忽略了對逾期風險的評估。
“為了提升放貸業務量并規避騙貸風險,不少線上小額貸款平臺的后臺管理方,在對貸款人預留的聯系人手機號碼及身份進行電話審核時往往會有意隱瞞真實目的,對逾期還款的后果也會避而不談?!?/p>
宋平告訴記者,當貸款人逾期無法償還貸款時,貸款平臺便會以電話或短信方式告知預留聯系人,甚至采取騷擾預留聯系人的手段,以達到逼迫貸款人還款的目的。
專家說法
缺乏有效監管高利率與暴力催收均系違法
調查中記者發現,中國互聯網金融市場在互聯網理財、金融超市代銷等偏重負債端的商業形態競爭格局已定的情況下,重資產端的互聯網銀行、供應鏈金融、微金融信貸等成為焦點,其中以線上小額貸款為主要產品形態的微金融信貸正逐漸成為市場新寵。
那么,線上小額貸款平臺所收取的高額逾期費及其所采取的暴力催收方式是否合法?
6月1日下午,山東正大至誠律師事務所主任楊於偉律師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的司法解釋規定,年利率超過24%的部分,法院一般不予支持。
“如果貸款人經過計算,其欠付的利息是超過上述法律規定的,對方起訴要求支付該利息便無法得到法律支持?!?/p>
楊於偉介紹說,根據上述規定,即使借貸雙方事先已經約定了逾期利率,也不能超過年利率24%的上限,對于超出并已經支付的,貸款人有權要求返還超過年利率36%的部分。
對于暴力催收,山東鵬飛律師事務所主任傅強律師則表示,在進行線上小額貸款這一活動中,貸款人所預留的聯系人并不需要承擔法律責任。
“因為根據《擔保法》的相關規定,保證是應當建立書面形式的保證合同,如果預留聯系人沒有簽訂書面保證合同,那么便無需承擔任何法律責任?!?/p>
傅強指出,線上小額貸款平臺通過騷擾手段進行催收債務的方式同樣涉嫌違法,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的相關規定,如有證據證明預留聯系人確遭到電話騷擾、恐嚇、干擾正常生活的,在上報公安機關后,催債方將面臨治安管理處罰。
華中科技大學經濟學院經濟學副教授左月華表示,線上小額貸款這一微金融信貸產品的出現并非偶然,隨著互聯網對人們生活的滲透,除了較大額的房貸、車貸之外,公眾對貸款的網絡化、移動化、靈活性的需求日益迫切,這與現階段信貸市場金融服務的現狀差距較大。
“目前,由于大量的貸款產品仍是線下產品,或是線上引流到線下的產品,這就意味著大多數貸款者在辦理貸款時仍需要到線下的網點,提交大量的紙質資料,并且只能是在網點工作日期間辦理。加之受審批時間長等因素的制約,公眾對資金需求的迫切性無法得到滿足?!?/p>
左月華介紹說,作為微金融信貸的新生事物,線上小額貸款之所以存在諸多弊端,主要是因為缺乏管控。擾亂市場的無序競爭、風控缺失下的違法催債,這些都是亟待解決的行業問題。國家應盡快完善與之相關的法律法規,監管部門應加強市場監管,以保障貸款人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記者 姜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