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是我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其面臨著融資難的問題長期制約著企業的發展,供應鏈金融有望成為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的重要途徑。在之前的我們已經從理論出發對典型的供應鏈金融提供模式進行了簡要的分析,本文將從當前的實踐出發,通過案例對供應鏈金融進行更進一步的分析和研究,以供各位參考。
資金流是企業的血液,企業資金流的狀況將會決定企業的命運,而中小企業的現金流缺口經常會發生在采購、經營和銷售三個階段,根據不同階段企業對資金的需求,供應鏈金融設計了不同的融資模式,具體可分為三種。
1、應收賬款融資模式--銷售階段
應收賬款融資模式指的是賣方將賒銷項下的未到期應收賬款轉讓給金融機構,由金融機構為賣方提供融資的業務模式。基于供應鏈的應收賬款融資,一般是為供應鏈上游的中小企業融資。
中小企業(上游債權企業)、核心企業(下游債務企業)和金融機構都參與此融資過程,核心企業在整個運作中起著反擔保作用,一旦融資企業(中小企業)出現問題,核心企業將承擔彌補金融機構損失的責任;金融機構在同意向融資企業提供貸款前,仍然要對企業進行風險評估,只是把關注重點放在下游企業的還款能力、交易風險以及整個供應鏈的運作狀況上,而不僅僅是對中小企業的本身資信進行評估。
在該模式中,作為債務企業的核心大企業,由于具有較好的資信實力,并且與銀行之間存在長期穩定的信貸關系,因而在為中小企業融資的過程中起著反擔保的作用,一旦中小企業無法償還貸款,也要承擔相應的償還責任,從而降低了銀行的貸款風險。
在這種約束機制的作用下,產業鏈上的中小企業為了樹立良好的信用形象,維系與大企業之間長期的貿易合作關系,就會選擇按期償還銀行貸款,避免了逃廢銀行貸款現象的發生。
基于供應鏈金融的應收賬款融資模式,幫助中小企業克服了其資產規模和盈利水平難以達到銀行貸款標準、財務狀況和資信水平達不到銀行授信級別的弊端,利用核心大企業的資信實力幫助中小企業獲得了銀行融資,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銀行的貸款風險。
目前國內供應鏈融資平臺主要做應收賬款項下融資。這其中,又分為貿易項下,信貸項下,經營物業項下三類,其本質都是基于未來可預測、穩定、權屬清晰的現金流來進行融資。
這種融資方式快速盤活了中小微企業的主體資產——應收賬款,使得中小微企業能夠快速獲得維持和擴大經營所必須的現金流,很好的解決了這些中小微企業回款慢而且融資難的問題。
應收賬款融資模式交易結構如下:
總體來說,應收賬款融資模式還款來源有四層:應付賬款方(央企或大型國企);融資人/應收賬款方(上游企業);產品增信機構;保理機構。
案例一
2016年,供應鏈金融平臺為某光電公司提供了應收賬款質押貸款業務。
光電公司主要從事生產和銷售薄晶晶體管液晶顯示器成品及相關部件,其上下游企業均是強大的壟斷企業。其在采購原材料時必須現貨付款,而銷售產品后,貨款回收期較長(應收賬款確認后的4個月才支付)。
隨著公司成長和生產規模擴大,應收賬款已占公司總資產的45%,公司面臨著極大的資金短缺風險,嚴重制約了公司的進一步發展。
供應鏈金融平臺詳細了解到光電公司的處境后,果斷為其提供了應收賬款質押貸款業務,由第三方物流企業為該項貸款提供信用擔保,幫助光電公司解決了流動資金短缺瓶頸。
分析:該案例成功的關鍵在于應收賬款的性質,下游企業是強大的壟斷企業,也就是應收賬款能否收回關鍵是下游核心企業的資信,核心企業的資信高,供應鏈金融平臺的風險小,同時第三方物流企業的擔保也是光電公司獲得資金的重要條件。
隨著供應鏈融資的發展,該類應收賬款的融資也可以使用核心企業的授信,無需提供第三方擔保,當然這需要征得核心企業的授權。
2、預付賬款融資模式--采購階段
預付賬款融資模式(又稱保兌倉)是銀行向處于供應鏈下游,經常需要向上游的核心企業預付賬款才能獲得企業持續生產經營所需的原材料的中小企業所提供的一種融資模式。
具體來說,在核心企業(供應商)承諾回購的前提下(若融資企業未能足額提取貨物,核心企業須負責回購剩余貨物),銀行、核心企業、融資企業、第三方物流企業四方共同簽訂“保兌倉協議書”,允許融資企業(購貨方)向銀行交納了一定數額的保證金后,由融資企業向銀行申請以供應商在銀行指定倉庫的既定倉單為質押,獲得銀行貸款支持,并由銀行控制其提貨權。其中,第三方物流企業承擔了既定倉單的評估和監管責任,確保銀行對提貨權的控制。
預付賬款融資模式實現了中小企業的杠桿采購和核心大企業的批量銷售。中小企業通過預付賬款融資業務獲得的是分批支付貨款并分批提貨的權利,其不必一次性支付全額貨款,從而為供應鏈節點上的中小企業提供了融資便利,有效緩解了全額購貨帶來的短期資金壓力。
而對于金融機構來說,預付賬款融資模式以供應鏈上游核心企業承諾回購為前提條件,由核心企業為中小企業融資承擔連帶擔保責任,并以金融機構指定倉庫的既定倉單為質押,從而大大降低了金融機構的信貸風險,同時也給金融機構帶來了收益,實現了多贏的目的。
案例二
A鋼鐵公司是一家鋼鐵加工和貿易民營企業,由于地域關系,A鋼鐵公司與B鋼鐵公司一直有著良好的合作關系。
A鋼鐵公司現有員工150多人,年收入超過5億元,但與上游企業B鋼鐵公司相比在供應鏈中還是處于弱勢地位。
A鋼鐵公司與B鋼鐵公司的結算主要是采用現款現貨的方式。A鋼鐵公司由于自身擴張的原因,流動資金緊張,無法向B鋼鐵公司打入預付款,給企業日常運營帶來很大影響。A鋼鐵公司開始與供應鏈金融平臺接觸。
供應鏈金融平臺在了解A鋼鐵公司的具體經營情況后,與當地物流企業展開合作,短期內設計出一套融資方案:由物流企業提供擔保,并對所運貨物進行監管,供應鏈金融平臺給予A鋼鐵公司4500萬的授信額度,并對其陸續開展了現貨質押和預付款融資等業務模式,對A鋼鐵公司的擴大經營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在取得供應鏈金融平臺支持后,當A鋼鐵公司需要向B鋼鐵公司預付貨款的時候,供應鏈金融平臺會將資金替A鋼鐵公司付給B鋼鐵公司。與供應鏈金融平臺合作以來,A鋼鐵公司的資金狀況得到了極大改善,增加了合作鋼廠和經營品種,銷售收入也穩步增長。
分析:該案例成功的關鍵首先在于融資的預付賬款用途是向B鋼鐵公司進口原料,供應鏈金融平臺的融資是直接付給B鋼鐵公司,這就是在供應鏈的鏈條上借助核心企業的資信為下游企業進行了融資;其次是當地物流企業同意為其授信額度提供擔保,并對所運貨物進行監管,使供應鏈金融平臺可以降低信貸風險,在融資時通過第三方獲得了物權控制。
3、動產質押模式--運營階段
供應鏈下的動產質押融資模式是指銀行等金融機構接受動產作質押,并借助核心企業的擔保和物流企業的監管,向中小企業發放貸款的融資業務模式。在這種模式下,金融機構與核心企業簽訂擔保合同或質物回購協議,約定在中小企業違反約定時,由核心企業負責償還或回購質押動產。具體的運作模式如下:
1.中小企業向金融機構申請動產質押貸款;
2.金融機構委托物流企業對中小企業提供動產進行價值評估;
3.物流企業進行價值評估,并向金融機構出具評估證明;
4.動產狀況符合質押條件的,金融機構核定貸款額度,與中小企業簽訂動產質押合同,與核心企業簽訂回購協議,并與物流企業簽訂倉儲監管協議;
5.中小企業將動產移交物流企業;物流企業對中小企業移交的動產進行驗收,并通知金融機構發放貸款;金融機構向中小企業發放貸款。
案例三
動產質押供應鏈金融服務在國內也已有很多實踐案例。A公司是一家從事國內商業批發、零售業務的貿易公司,成立于1998年,注冊資本1000萬元,是伊利牛奶在某地區的總代理。
A公司作為一家成立時間較晚、資產規模和資本金規模都不算大的民營企業,他們的自有資金根本不可能滿足與伊利的合作需要。
同時他們又沒有其他可用作貸款抵押的資產,如果再進行外部融資,也非常困難,資金問題成為公司發展的瓶頸。此時A公司向供應鏈金融平臺提出以牛奶作為質押物申請融資的業務需求。
在了解A公司的實際需求和經營情況、并結合其上游供貨商伊利股份,供應鏈金融平臺經過研究分析,大膽設想與提供牛奶運輸服務的物流企業合作,推出了以牛奶作為質押物的倉單質押業務。
物流企業對質押物提供監管服務,并根據指令,對質押物進行提取、變賣等操作。供應鏈金融平臺給予A公司綜合授信額度3000萬元人民幣,以購買的牛奶做質押,并由生產商伊利股份承擔回購責任。
該業務自開展以來,A公司的銷售額比原來增加了近2倍。這充分說明了供應鏈金融服務能夠很好地扶持中小企業,解決企業流動資金不足的問題,同時也有效控制了供應鏈金融平臺的風險。
分析:該案例成功的關鍵首先在于供應鏈金融平臺的業務創新,同意用牛奶作為質押物對企業進行授信,牛奶屬于容易變質的食品,因此操作過程中物流企業的積極配合也是密不可分的,在供應鏈金融平臺、核心企業、物流企業、貸款客戶的共同努力下,才有可能實現供應鏈融資的順利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