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是最活躍的市場主體,是中國經濟重要參與者和貢獻者,金融則是中小企業持續發展的血脈。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中小企業困難更加凸顯。蘇州市吳中區積極構建多元金融支持體系,聚力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有效紓解了中小企業“融資之渴”。
精準供給產品,賦能中小科創企業
“盈利少、輕資產、無抵押物”,“新興行業,看不懂、不敢貸”……長期以來,對科創類中小企業放貸時,銀行往往心里“打鼓”。為此,吳中區創新對科創類中小企業的支持方式,精準開發了“東吳貸”“東吳知識貸”等政府信用類金融產品。
聚焦硬科技企業。在前期充分調研基礎上,吳中區政府攜手江蘇信保集團,推出零抵押純信用金融產品“東吳貸”,為全省首創省、區聯動的政府風險補償型金融產品。產品通過政府補償、擔保代償承擔大部分風險,結合專家評審把關、盡職追償等機制,著力解決銀行對中小微科技企業“不敢貸、不愿貸、不能貸”的痛點?!皷|吳貸”首期信貸額度10億元,納入白名單的吳中區1400多家企業可獲支持,最高授信額度1000萬元,并制度化規定500萬元以下貸款不少于70%。“東吳貸”運作半年多以來,已有10家銀行對58家企業授信2.65億元,正式放款1.56億元,覆蓋智能制造、智能建筑、設備制造、醫藥研發等吳中區主導和優勢行業。
賦能知識產權型企業。吳中區金融部門在推進“東吳貸”過程中,發現仍有部分中小科創企業資金需求無法完全滿足,這些企業前期研發投入較高,擁有許多核心專利知識產權和軟件著作權,卻無有效渠道轉化為企業現金流,實現金融輸血功能。為進一步完善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充分挖掘知識產權金融價值,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知識產權型企業的支持,吳中區于今年6月研究推出知識產權企業質押貸款風險補償型金融產品——“東吳知識貸”,助推企業以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方式將知識資本轉變為金融資本?!皷|吳知識貸”通過引入經國家知識產權局認證的知識產權評價服務機構,實現對知識產權價值的高效權威評估,進而提升質押融資效率,解決銀行對知識產權“評估繁、評估貴、質押慢、處置難”的難點。
發揮平臺功能提效應。將“東吳貸”和“東吳知識貸”納入蘇州綜合金融服務線上平臺,采用“線上+線下”的金融聯動服務模式,實現審批授信放款“一網通辦”,為中小企業融資提供一站式簡化服務,從申請至放款原則上不超過28天。深入實施蘇州市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融資暢通工程,依托蘇州綜合金融服務平臺和地方企業征信平臺,引導信貸資源更好支持普惠金融發展。目前吳中區組織6097家企業登陸平臺,并為2376家企業授信395.65億元。做大做優吳中區中小企業轉貸平臺,緩解中小企業因“先還后貸”引起的資金周轉壓力,607家企業通過轉貸平臺獲得總金額62.04億元的轉貸服務。引導協調15家銀行開展中小企業“增信基金”貸款業務,為155家企業授信25.32億元。
加碼政策力度,筑牢金融戰“疫”防線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小企業在貸款、還貸、續貸等方面面臨嚴峻挑戰。吳中區金融部門第一時間出臺支持政策,充分調動金融資源,促進資金“直達”中小企業,用“真金白銀”為中小企業保經營、渡難關“輸血供氧”。
出臺硬核惠企政策。為支持中小企業渡過疫情難關,吳中區第一時間發布了《關于應對疫情支持企業共渡難關的九條金融支持政策意見》(“金九條”),從保余額、降成本、穩續貸、擴增信、化風險等多個方面為企業持續注入資金活水。將“三必須一重要”重點領域企業納入“東吳貸”“轉貸引導基金”“增信基金”等政府信貸產品支持企業名錄并適當放寬受理條件。配合出臺穩外貿政策,緩解外貿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組織銀行業金融機構設立“保就業”薪金云貸專項信貸計劃,專項用于企業支付員工基本工資,支持小微企業穩就業保就業。開辟“綠色通道”,再儲備10億元“東吳貸”信用額度,幫助受疫情影響較大的中小企業快速申請資金。
引導信貸資源傾斜。引導區內各銀行機構積極向上爭取信貸資源,通過企業首貸培植、增加信用貸款和中長期貸款等方式,提高對中小企業的信貸支持,并督促加大對疫情期間“三必須一重要”的扶持力度。截至6月底,銀行共為吳中區2247家中小企業提供3093筆續貸,共計84.73億元;全區銀行為32家企業延后到期貸款43筆,共計1.76億元。國開行蘇州分行僅用不到2日就完成了對東山精密8000萬美元專項貸款授信發放,為企業更好地抗擊疫情、恢復生產、及時保障交付提供了強有力的資金支持。蘇州銀行蘇州分行調配專項信貸10億元、貼息1000萬元,加大對防疫相關企業以及民生保障行業的信貸支持。中國銀行吳中支行成立“疫情專項貸款”行動小組,安排專人專項定制金融服務方案,為三家生產防護服、口罩、肺呼吸機面具等醫療物資的中小企業批復貸款1800萬元。太平洋產險吳中支公司創新設計復工防疫險,開通信保貸保單擔保綠色通道,對防疫物資生產企業審批時間做到隔天完成,單個企業最高額度由500萬元提高到1000萬元。
壓降融資成本費率。疫情發生后,吳中區緊急啟動金融服務快速響應機制,線上了解受疫情影響的企業需求,鼓勵各銀行、地方金融機構適度讓利,壓降企業融資成本費率。特別是“三必須一重要”重點領域和資金困難的中小企業,在原有貸款利率水平上下浮10%以上,確保2020年中小企業融資成本不高于2019年同期融資成本。今年以來,“東吳貸”放款平均利率從去年基準上浮15%基礎上下降到今年的基準利率,并在此基礎上對企業進行貼息貼費,區級轉貸資金使用費率根據不同期限下降了15%—33.33%。
優化服務模式,助推惠企紅利落地
為更好地將“惠企政策”轉變為“惠企紅利”,清除政策落實的難點,吳中區協調多部門與政策配合,搭建溝通平臺,主動靠前服務。通過優化服務模式,實施流程再造,打通了中小企業融資“最后一公里”。
“六新服務”助推上市融資。建立吳中區促進企業利用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新組織”,牽頭統籌協調企業對接資本市場相關工作。出臺資本市場扶持“新政策”,提高對上市企業和服務機構的獎勵力度。再造擬上市企業服務“新流程”,通過合規證明一鍵下載、業務責任人一張表格明確等,實現從“企業追著部門跑”到“部門圍著企業轉”的一鍵響應式服務轉變,合規證明開具時間從2個月壓縮到10個工作日。開辟線上辦公“新模式”,安排專人負責“云”服務微信工作群,抓好對重點企業的進度流程管理,以周保月、以月保季。選派“新幫手”,組建“創新服務特派員”,籌建“上市企業服務聯盟”,提供政策宣傳、系統咨詢和全程輔導等服務。優化后備企業庫入庫標準,挖掘上市后備“新種子”企業。今年以來,吳中區上市工作呈現良好態勢,綠的諧波科創板成功過會,歐康維視港交所已過會,偉創電氣、邁信林獲上交所受理。另外新增6家江蘇證監局輔導備案企業,新增3家企業完成股改。
“銀企對接”搭建溝通橋梁。聯合相關部門及行業協會,常態化開展銀企對接,為企業與金融機構提供溝通橋梁,引導銀行針對各行業特征分類施策、提供個性化的融資方案。今年以來,聯合區女企業家聯合會、僑聯等組織開展4場企業家座談會,為130余家企業提供了金融政策服務;聯合金融機構,開展30多場各種形式銀企對接會,惠及企業800多家。落實“千名機關干部服務萬家企業”行動,組建復工達產服務小組,開展現場走訪、調研,摸排企業復工達產情況,為企業帶去金融、社保、人力資源、稅收等方面優惠政策。對走訪排摸出的突出問題,持續跟蹤服務、點對點幫扶,充分利用相關政策、產品,助力企業盡快實現復工達產。
“金融顧問”實時答疑解惑。大力推進蘇州金融服務顧問“百行千人進萬企”活動,成立以吳中區常務副區長為組長,相關部門分管領導為組員的金融服務顧問工作領導小組。通過實地走訪了解企業經營和融資情況、給予專業化的投融資咨詢服務、宣傳金融服務平臺和政策、征集改進金融服務的意見建議等,實現金融資源供給與企業融資需求的匹配轉化,提高普惠金融服務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截至目前,吳中區金融服務顧問共走訪企業1558家,發現有融資需求企業110家,共為19家企業完成授信1.52億元。
摘編自《群眾》2020年第14期,原題為《聚力金融服務 解中小企業“融資之渴”》
作者:吳婧(作者系蘇州市吳中區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