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籌錢,不少人動起了歪腦筋。有人想通過虛假賣房轉手套取商業貸款,有人想通過虛假買房來套取公積金賬戶資金,可往往都聰明反被聰明誤。
文 本刊記者/邢 力通訊員/朱燕佳
電視劇《裸婚》大熱的背后,反映出當下城市年輕人為了結婚,正面對著越來越沉重的經濟負擔,然而真正能夠接受裸婚的女孩子終究是少數,因此許多工作時間不長,積蓄不多的男青年都要面臨籌集結婚費用的難題。上海青年劉輝(化名)就遇到了這樣的難題。
為籌錢結婚 網上結識中介
與其他同齡人相比,劉輝其實還是幸運的,因為父母的關系,他名下有兩套動遷房,平日里一套自己居住,一套出租賺取租金。然而雖然沒有了購置婚房的壓力,但婚宴、婚戒、婚紗、婚車、度假、家電等龐大的相關費用依然讓他很頭痛。而看著連年上漲的房價,劉輝又不想把手上用于出租的那套閑置房賣掉。此時,他聽朋友介紹說,因為他手里有房子,可以找中介想辦法融通資金。
就這樣,在朋友的介紹下,2008年9月,劉輝在網上聯系到了一自稱“姚姚”的房產中介,希望對方能想辦法幫他融通點錢。當“姚姚”得知劉輝名下有兩套面積均為81平方米的動遷房后,表示可以將兩筆6萬元共計12萬元的錢款借給他。但是需要走一個流程:即辦理銀行抵押貸款手續。劉輝當下很爽快地同意了。并將自己的相關資料發給了“姚姚”。
然而沒過幾天,“姚姚”卻告訴劉輝,他名下的房產由于是動遷房,不符合抵押貸款條件。劉輝如果想要獲得銀行貸款,就必須簽訂房屋買賣合同,將這兩套房產賣給別人,但只要簽訂虛假的房屋買賣合同,最終這筆貸款還是可以回到劉輝的賬戶上。由于“姚姚”再三保證,她介紹的“下家”(虛假買房人)絕對可靠,而且保證房屋買賣絕對是虛假的,目的只是為了套取銀行貸款。急于籌錢結婚的劉輝便信以為真了。
忙完婚事 發現錢房兩空
很快,劉輝就在“姚姚”的安排下,與所謂的“下家”王平(化名)、周濤(化名)二人碰了頭,并分別簽訂了房屋買賣價格均為60萬元的兩份虛假買賣合同,隨后將兩套房屋過戶給了他們。與此同時,按照事先約定,劉輝從“姚姚”處拿到了12萬元的借款。
劉輝拿到錢后,很快就忙于籌備婚禮,到了2009年,劉輝婚事忙碌基本告一段落后,為了以防萬一,在親戚的建議下,劉輝來到了相關部門對名下房屋進行查詢。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劉輝發現,原本應該是自己名下的兩套房屋居然都已經過戶到了王平和周濤的名下,而且兩套房屋上居然存在著總額為96萬元的公積金住房貸款,抵押債權人為市住房置業擔保公司。劉輝迅速找到了中介“姚姚”,卻發現,虛假買家王平和周濤也正在找姚姚問事,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黑中介導演套貸騙局
原來,王平和周濤同樣也想要借錢,并且也是通過網絡找到了房產中介“姚姚”,“姚姚”給他們出的主意就是通過虛假買房來套取他們各自的公積金賬戶資金,兩人都與“姚姚”約定,與劉輝簽訂虛假的房屋買賣合同后,“姚姚”幫他們套取5萬元的公積金現款。而他們本人并不需要支付一分錢的購房款,也無法獲得房屋的使用權。因此房屋交易完成后,這兩套房屋依然由劉輝使用或出租著。
而這一切都是由這位名叫“姚姚”的中介一手導演的,她利用手中掌握的身份證、銀行卡等證件,以王平、周濤的名義向住房擔保公司申請了總共96萬元的公積金住房貸款,在支付給劉輝12萬,支付給王平、周濤各5萬元后,剩下的74萬元巨款悉數占為己有。
劉輝這才如夢初醒,在掌握了充分證據后,今年1月,劉輝向嘉定法院提起訴訟,要求確認其與王平、周濤簽訂的兩份房地產買賣合同無效。近日,嘉定法院判決支持了劉輝的訴請。
庭審中,這位“姚姚”的身份也漸漸浮出水面:她原是上海某房地產經紀公司股東、業務負責人,參與了同伙策劃的這個“虛假買賣房屋”騙局,利用類似的手段欺騙了包括劉輝在內的數人。目前這伙人已經被嘉定法院以詐騙罪依法判刑,化名“姚姚”的錢姓女子也被判刑一年兩個月。
盡管最終要回了自己的房產,但對劉輝來說,為了借錢結婚而冒了這么大的風險,實在是有些得不償失。
法官點評:虛假買賣房屋風險巨大
嘉定區人民法院立案庭法官 梁濱鳳
本案中,原告劉輝的訴請為兩份房屋買賣合同無效,法院最終支持了這一訴請。理由是,本案的合同雙方之所以簽訂關于系爭兩套房屋的買賣合同,一方是出于借款的目的,另一方則是為了套取住房公積金,雙方的真實意思都不是買賣系爭房屋。況且,該買賣合同簽訂后,買方并未依約付款,賣方也沒有實際交房。
按照我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關于合同效力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根據上述規定,結合本案雙方之間真實情況,這兩份買賣合同均應當被確認無效。
本案中的受害人劉輝只是想借12萬元的錢款,最后竟稀里糊涂將自己的房產拱手相讓,可謂“賠了夫人又折兵”,原因在于他犯了兩個錯誤:一是輕信他人,沒有通過正規渠道辦理房屋抵押貸款;二是對房屋虛假買賣的風險沒有清醒的認識,輕易將房產過戶給他人,一旦房屋事后被出售或者抵押借款,則后患無窮。
如今法院雖已判決買賣合同無效,但房屋的抵押貸款尚未還清,如果行騙者“姚姚”等人欠缺賠付能力,劉輝與兩位買家今后必將就貸款由誰承擔的問題陷入更多的法律糾紛。
由此可見,虛假買賣房屋存在巨大風險,切勿因貪圖小利而上了大當。
理財金手指:結婚支出應量力而行
在上海外環買80平方米單價25000元的婚房,總價200萬元,裝修12萬元,家電家具用品10萬元,婚宴15萬元(含自備煙酒),婚慶1萬元等等。巨額的賬單,令如今大城市里的年輕人結婚面臨著很大的經濟壓力。但從理財的角度說,有多少錢,辦多少事。在自己經濟條件不允許的情況下,強行通過大量借貸用于結婚并不可取,而通過不合法的借貸方式去套取資金則更不可取。
買不起婚房,可以先租房結婚,沒錢買車,可以先不買,其他結婚開支,同樣有很大的彈性空間。甚至在非常情況下,只要兩人感情好,裸婚也是可以考慮的一種結婚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