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互聯網公司旗下小貸公司密集增資。
日前,騰訊公司旗下的深圳市財付通網絡金融小額貸款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財付通小貸”)發生工商變更,該公司注冊資本由50億元增至100億元。這已是該公司自2021年以來第二次增資。
財付通小貸相關負責人稱,此次增資是基于自身經營需要,對公司資本金進行的正常調整,相關申報嚴格遵循監管合規要求。
2020年11月,銀保監會、人民銀行發布的《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明確,經營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的小額貸款公司注冊資本不低于10億元,且為一次性實繳貨幣資本??缡〖壭姓^域經營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的小額貸款公司的注冊資本不低于50億元,且為一次性實繳貨幣資本。
為滿足監管要求,《征求意見稿》發布后,不少互聯網平臺對旗下小貸公司實施增資。2021年4月,財付通小貸將其注冊資本由25億元增至50億元。增資后,財付通小貸滿足了跨省經營網絡小貸公司的資本要求。此后美團、字節跳動等互聯網平臺相繼跟進,分別將旗下小貸公司增資至50億元。
今年以來,隨著互聯網平臺整改進入新階段,騰訊、字節跳動等互聯網平臺再次掀起一輪增資熱。今年1月,360公司旗下福州三六零網絡小額貸款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由10億元增至50億元。今年4月,字節跳動旗下深圳市中融小額貸款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融小貸”)注冊資本由50億元增加至90億元。對中融小貸最新一輪增資,有消息人士稱,此次增資主要是為扶持抖音電商場景內的小微企業主。增資后,中融小貸將在電商商戶小微業務上進一步加大投入。今年6月,財付通小貸將注冊資本進一步增至100億元,目前,財付通小貸已成為國內資本規模最大的小貸公司。
易觀分析金融行業高級分析師蘇筱芮表示,以騰訊為代表的互聯網平臺選擇對旗下網絡小貸公司進行增資,一方面表明貸款等業務仍是互聯網平臺不可或缺的;另一方面,在合規前提下,對小貸牌照進行增資以實現規模擴張,這是部分互聯網平臺的現實選擇,也使得小貸行業的競爭越發考驗資本實力。
蘇筱芮認為,目前,不少大型互聯網平臺均擁有互聯網小貸牌照,頭部效應凸顯,面向的客群相較傳統銀行更為下沉,全國性經營的網絡小貸牌照,可以發揮其互聯網優勢,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結合互聯網平臺流量優勢,將旗下金融業務更為高效地觸達小微商戶。
人民銀行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全國共有小額貸款公司數量6232家,貸款余額9330億元。相較去年同期,小額貸款公司數量下降609個,貸款余額增長677億元。
蘇筱芮指出,單一網絡牌照優點是業務清晰、便于管理,劣勢是其杠桿不如同類消費金融公司牌照。不過,由于目前消費金融牌照批設已經放緩,市場動作主要集中于部分消費金融公司的股權轉讓,要想通過互聯網渠道開展全國范圍內的貸款業務,選擇給網絡小貸主體進行增資是擺在互聯網平臺眼前為數不多的可選路徑。
本文源自中國銀行保險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