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人民幣
是數字形式的法定貨幣
數字人民幣試點
是一項事關國家戰略的
創新性工作
敢為、敢闖、敢干、敢首創
作為全國首批
數字人民幣試點城市之一
近年來,蘇州人被全國其他小伙伴
狠狠羨慕了
坐公交地鐵、辦貸款
看電影、支付不動產登記費
繳存公積金、發工資...
蘇州人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都用上了數字人民幣
蘇州數字人民幣試點工作,領跑全國
2月1日
小魚從全市數字人民幣試點
推進會暨年度總結大會上獲悉
蘇州數字人民幣試點工作
各項核心指標成功領跑全國
僅在2022年
就涌現出了高達50個
數字人民幣首創場景
一起先來了解下
(旋轉屏幕 點擊查看大圖)
50個首創場景
涉及貸款、補貼、消費、投資應用等
涵蓋了生產生活中的各個方面
蘇州數字人民幣試點
正為大家帶來越來越多驚喜
在“量”上實現巨大提升
2022年末,蘇州累計交易金額超3400億元,個人錢包超3054萬個,試點場景超93萬個,數字人民幣商戶超48萬戶。
開展一系列數字人民幣促消費活動,全年各銀行、各板塊投入促消費資金近1.2億元,帶動消費金額超33億元。
全市企業在對公結算場景中廣泛使用數字人民幣,1.2萬家規上企業對公錢包開通率達100%,企業開立對公錢包超185萬個。
各市屬國企在對公交易中加大數字人民幣使用力度,全年數字人民幣對公交易量占比普遍超12%。
在“面”上得到全方位拓展
數字人民幣繳納水費、電費、燃氣費、通訊費、有線電視等民生服務領域全面覆蓋,全年實現各類繳費超1.3億元。
公交、軌交、加油站交通出行領域基本實現數字人民幣支付全覆蓋,全年交易筆數超110萬筆。
文旅消費應用活躍度持續提升,各主要旅游場所、景區均支持數字人民幣支付,市屬園林、博物館覆蓋率達100%。
創新推出“吳優數購”數字人民幣購物無理由退貨平臺,已有超1.4萬家商戶支持數字人民幣支付。
在全市范圍內建成10個數字人民幣消費聚集區、數字人民幣江南文化旅游體驗區。
政府應用領域亮點紛呈,實現在工資代發、稅費繳納、公積金貸款、農村集體三資監管、土拍保證金繳納、購房資金支付等方面的應用。
重點領域的顯著突破
獲省財政廳支持在全市范圍內通過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開展數字人民幣支付試點,數字人民幣成為財政獎補資金重要撥付形式,全年財政支出中以數字人民幣支出金額超400億元。
獲人民銀行批準在全國率先開展數字人民幣發放小微企業貸款試點,截至2022年末,發放各類數字人民幣貸款超187億元。
實現數字人民幣在保險理賠、股權投資、私募基金出資、融資租賃、小貸、保理、轉貸等金融領域的應用。
積極參與人民銀行集中開展的與香港以及泰國、阿聯酋等境外企業開展資金往來的貨幣橋試點。
三年行動計劃出爐
蘇州數字金融產業,未來可期!
蘇州試點
能夠在全國保持“遙遙領先”
得益于廣大的數字金融生態圈企業
集聚蘇州深度參與
蘇州已成為國內
創新與資本、產業與資本
結合最好的城市之一
▼
目前,全市共有1420家
金融機構和數字金融生態圈企業
其中,數字金融生態圈企業371家
蘇州數字金融
影響力持續擴大
2022年,成功舉辦第二屆長三角數字金融產業創新周暨蘇州市金融支持產業創新集群發展大會,在長三角區域乃至全國金融行業引起強烈反響;
“金融密碼杯”全國密碼應用和技術創新大賽永久會址落地蘇州;
成功舉辦第五屆中國金融科技產業大會暨第四屆中新(蘇州)數字金融應用博覽會;
已有江蘇銀行智數研究院、民生銀行數字人民幣應用創新實驗室等39家數字金融實驗室、數字金融創新中心、金融科技子公司或軟件開發測試中心落戶,集聚了371家數字金融生態圈企業,數字金融產業蓬勃發展。
一大批重大平臺落戶蘇州
人民銀行長三角數字貨幣研究院、長三角金融科技有限公司、長三角數字金融數據中心等三大平臺持續為蘇州試點提供牽頭引領。
央行數研所貿易金融區塊鏈平臺、加密資產大數據監測平臺落地蘇州。
蘇州市長三角數字金融產業研究中心獲省委編辦批復設立,第一批人員已到位,產業發展力量持續壯大。
給力的政策支持
目前,蘇州已出臺《蘇州市深入推進數字人民幣試點行動方案》《關于推進蘇州市數字金融產業發展的意見》《關于推進蘇州市數字金融產業發展的若干措施》《蘇州市數字金融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等政策文件,成為全國首個出臺數字金融產業專項政策的城市,明確以數字人民幣試點工作為引領,帶動數字金融產業發展。2022年兌現數字金融政策獎勵超700萬元。
推進會上
專門介紹了《蘇州市數字金融產業發展
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
三年行動計劃
由發展現狀、總體要求、重點方向
空間布局、主要任務、保障措施等
六個方面組成
一起來看看
主要目標
到2025年,集聚金融機構及數字金融生態圈企業超2000家,金融業年稅收超400億元,數字金融實驗室、數字金融創新中心、金融科技子公司或軟件開發測試中心等數量超80家,數字金融產業創新能力位居全國前列,產業規模不斷壯大,數字金融創新標桿城市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
圍繞六大重點方向
蘇州數字金融產業持續發力
(一)數字人民幣試點:到2025年,數字人民幣產業鏈企業超300家。
(二)金融科技:到2025年,金融科技企業超300家。
(三)數字征信:到2025年,力爭取得個人征信牌照。
(四)金融大數據:到2025年,金融大數據企業超120家,其中數字征信上下游企業超50家。
(五)金融機構集聚:到2025年,持牌金融機構超300家,持牌金融科技子公司超10家,在中基協登記的私募基金管理人超500家,中基協備案的私募基金產品超2500只。
(六)數字金融生態:到2025年,數字化經營管理體系基本建成,全市產業創新集群企業金融服務覆蓋面有效提升,獲得融資戶數超10000戶,累計融資規模超10000億元,首貸戶數、信用貸款比重穩步增長;上市公司總數超300家。
空間布局上
打造相城區、蘇州工業園區
兩個全國領先的數字金融產業集聚區
支持各板塊發揮各自優勢
推進數字金融產業發展
空間布局
(一)打造兩個全國領先的數字金融產業集聚區
相城區發揮數字人民幣資源集聚、數字金融產業先發建設等優勢,充分利用央行長三角數字貨幣研究院、長三角金融科技有限公司、長三角數字金融數據中心三大平臺及央行數研所加密資產大數據監測平臺、貿易金融區塊鏈平臺等關聯平臺,形成央行專業平臺核心突出,總部金融機構、創新實驗室、產業鏈核心企業等各類主體集聚的數字金融產業高地。提升產業園、生態合作平臺、專家咨詢平臺等各類平臺載體能效,集聚一批總部級創新中心、實驗室、具有突出科研實力的代表性數字金融企業,匯聚一批由高端創新創業人才、產業人才等組成的一流人才隊伍。規劃建設“數字金融創新港”和高鐵新城“數字金融城”。
蘇州工業園區發揮中新合作和金融科技集聚等優勢,大力集聚金融機構,提升金融集聚區顯示度和影響力,持續推動區內高能級金融機構加快數字化轉型步伐,引領蘇州金融業數字化轉型進程。用好蘇州銀行金融科技創新中心、蘇州征信金融科技創新工場、金融科技創新工場(數谷)等創新平臺,提升數字金融創新能力。聯動新加坡金融科技節,舉辦好中新(蘇州)數字金融應用博覽會。
(二)推進數字金融產業特色發展區建設
發揮各板塊優勢,因地制宜推進數字金融產業發展,在全市建成3個左右的數字金融產業特色發展區。
支持虎丘區(高新區)發揮“保險與科技結合”綜合創新試點以及獅山金融創新中心、蘇州金融小鎮、東吳人壽等載體機構優勢,支持吳江區發揮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示范區、蘇州農商行、蘇州灣創投壹號資源優勢,支持昆山發揮建設金融支持深化兩岸產業合作改革創新試驗區政策試點優勢,支持太倉發揮港口物流與大宗商品貿易優勢,支持張家港發揮保稅區區位以及大宗商品集散等優勢,支持常熟發揮市域一體化、UWC+創新島等優勢,支持吳中區發揮太湖生態島等綠色生態資源優勢,支持姑蘇區發揮商貿、文旅資源集聚優勢,圍繞全市數字金融產業發展總體目標和布局,打造數字金融特色發展區。鼓勵各板塊打造以數字金融為重點或特色的園區、樓宇。
制定了16項主要任務
全力推進產業高質量發展
1. 全市域全領域推進數字人民幣試點工作。
2. 加快小微企業數字征信實驗區建設。
3. 深化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
4. 金融機構數量質量持續提升 。
5. 集聚數字金融生態圈企業。
6. 培育數字金融生態圈龍頭企業。
7. 加快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
8. 賦能產業創新集群發展。
9. 提升債權融資服務能力。
10. 完善股權融資服務體系。
11. 發揮蘇州市數字金融產業聯合會作用。
12. 探索構建數字金融產業標準。
13. 貫通數字金融“政產學研用”體系。
14. 建立數字金融人才培養體系。
15. 打響蘇州數字金融品牌。
16. 防范化解金融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