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廂,秦嶺、石家莊違建別墅大戲還沒唱罷;那廂,牡丹江“毀林百畝”的曹園又粉墨登場。
近日,有媒體報道:黑龍江牡丹江市張廣才嶺國有林區里有人毀林挖湖建私家莊園,卻沒有任何審批手續。事情一出,立刻引發社會廣泛關注。
曹園的具體違規行為還在調查中,但其對生態環境及森林資源的破壞確是確鑿的事實。
十八大以來,中央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無論是立法推進還是督查制度化,都對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零容忍。2015年施行的新版環境保護法設立了嚴厲的懲處機制,被譽為“史上最嚴保護法”??墒牵亓P之下罔顧法律,破壞環境的行為依舊存在。本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可偏偏有人想獨吞“金山銀山”,私有化“綠水青山”。
當然,在生態環境保護區搞違章建設,曹園不是第一個。
早在2002年,秦嶺北麓就有違規修建的別墅。作為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秦嶺是中華民族的“父親山”,也是我國的“國家中央公園”,別墅的修建嚴重破壞了秦嶺生態;2013年,石家莊違建別墅“西美金山湖”拔地而起,盤踞在當地人稱為“玉山”的山體北側,為建別墅,開發商幾乎削掉了半架山;而曹園的建成則是以犧牲牡丹江百畝林地為代價。
對生態環境的破壞既是重大政治問題也是重大社會問題,不能敷衍應付。開發商們不折手段的行為逾越了法律邊界,也“砸了子孫的飯碗”。
羅馬不是一天就能建成的,別墅、園林也不是樓頂的違規小花園,偷偷建就能掩人耳目。如此浩大的工程當地官員不可能看不見。
細細梳理之后會發現,除了破壞環境生態外,這些違規建筑還有一個共同之處,就是在一次次整治檢查之后仍然“屹立不倒”。
秦嶺別墅在最終得到根除,經歷并不尋常;被查40多次的石家莊違規別墅也是在今年2月18日有媒體報道后,才被河北省委書記批示拆除,河北省內,石家莊違規別墅出事后不久,保定滿城區、淶水縣也被爆出違規修建別墅;再來就是這次曝光的曹園,牡丹江市國土部門曾3次對其作出拆除并罰款的行政處罰,但最終都不了了之。
頑疾根深蒂固的背后是否存在地方執法者的包庇和利益勾連的行為呢?我們從秦嶺違建別墅事件可以看到,違規建筑背后通常存在著嚴重的腐敗問題。作為某些干部腐敗的重災區,違規建筑有恃無恐,一建再建,禁而不絕。當執法權淪為牟取私利的搖錢樹時,監督執法者要么視而不見,要么裝裝樣子的行為也就不難理解。
值得一提的是,石家莊在處理違規別墅的方式上也非常奇葩。比如,有的監管處罰竟然用身份還沒“合法”的違建房屋作抵押擔保。據鹿泉區法院有關裁判文書,2017年,該綜合執法部門對“西美金山湖”項目處以罰款623萬余元。后因開發單位提出申訴,且資金緊張無力繳納,按照當時房地產專項整治政策,以項目部分房屋作為擔保,抵頂罰款592多萬元,待開發單位日后足額繳納罰款后,解除擔保。
目前,秦嶺別墅、石家莊別墅已被拆除。曹園法人代表也被帶走接受調查??墒?,我們要拆的僅僅是問題建筑嗎?恐怕不止于此。導致違規建筑一再出現的癥結才是我們應該拆除的重點。正如昨天發生的響水爆炸事故一樣。涉事的江蘇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在三年內受到了六次行政處罰,并被多次通報,可這樣一個劣跡斑斑的企業依然在正常運行。發生爆炸的陳家港化工園區至少有過4起爆炸、泄露事故。導致爆炸的直接原因需要徹查,可企業背后存在的問題更值得深究。
杜絕違規建筑的出現應該防患于未然,有關部門加強管理,不要等到出現了再治理。一直建一直拆不是辦法,生態環境先破壞后治理更是事倍功半。
撰文 / 尹雪竹
編輯 / 康琴
視覺 / 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