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線下貸款平臺(汽車貸款網絡平臺有哪些)?

知識問答 (194) 2024-02-01 10:03:58

最近,微貸網在美國紐交所掛牌上市,引發了市場普遍關注:

一方面,微貸網作為一家P2P平臺,在當前“暴雷潮”的大背景下完成上市之路,難免有一些爭議;

另一方面,微貸網作為一家極具特色的汽車金融平臺,又似乎趕上了時下火爆的汽車金融熱潮。

由于同時具備上述兩個標簽,微貸網正好橫跨在互聯網金融世界冰與火的中間??梢哉f,微貸網是一個觀察P2P行業和汽車金融行業未來發展方向的商業標本。下面,我們通過剖析這一商業標本,試著去尋找車抵貸P2P行業的一些發展趨勢。

車抵貸P2P的市場格局分析

自微貸網創立車抵貸P2P業務以來,車抵貸P2P市場經過7年的發展,已經成為P2P行業主流資產之一。

據零壹數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8年6月末,P2P車貸歷史累計交易規模達到6626億元,業內至少有484家正常運營的P2P網貸平臺以車貸為主要業務,占正常運營平臺數量(1658家)的29.19%。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底發布的網貸監管辦法給車抵貸P2P行業注入了一針強心劑。雖然P2P行業整體正式進入清理、整頓階段,但是由于限額政策的出臺,很多開展大額借款業務的P2P平臺(包括很多房抵貸平臺)面臨較大的合規整改壓力。車抵貸作為符合限額政策的小額、分散標的,有抵押、風險有抓手,因此成為眾多P2P平臺轉型的首選。

眾多平臺紛紛加大車抵貸的資產配置,車抵貸資產規模占比一度高達11.4%的歷史峰值(在車抵貸P2P元年——2011年,該數據僅為1.6%)。由于多方面的原因,2017年到2018年上半年P2P行業中車抵貸資產規模占比回落至9.1%,因此市場觀察者對于車抵貸P2P行業的市場前景出現了分歧。在筆者看來,應該從長期和近期兩個角度去綜合分析車抵貸P2P市場。

1、長期來看:車抵貸P2P行業市場廣闊

從目前來看,車抵貸P2P市場為參與者留足了增長空間,其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車抵貸業務的市場需求巨大,而以銀行、汽車金融公司為代表的持牌金融機構并沒有將業務重心放在這個領域(大銀行覺得車抵貸模式重、管控難,看不上這塊業務;小銀行不能跨區經營,往往找P2P車抵貸平臺合作助貸模式),車抵貸P2P平臺成了這一領域的絕對主流玩家,他們是小微企業信貸融資的主要渠道之一。

據奧維咨詢統計顯示,2017年,我國共有小微企業9300萬家,其中約56%的小微企業主擁有至少一輛汽車。微貸網針對3400名車抵貸借款人所做的調查統計顯示,95.5%的借款人為小微企業主,89.5%的借款資金用于解決小微企業的短期流動資金需求。由此可見,車抵貸P2P平臺的主要服務對象是小微企業主群體。

另外,從未來市場需求來看,在中國經濟持續增長和政府優惠政策的推動下,中國的小微企業數量以13%的年復合增長率快速增長,預計到2022年將達到1.4億戶。然而,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是一個世界性難題,這一龐大群體的融資需求遠遠沒有得到滿足。據微貸網招股說明書提供的數據統計,2017年我國有34萬億元小微企業融資需求未能滿足,占比49%。

具體到車抵貸資產規模,根據奧維咨詢統計,2017年中國汽車抵押貸款的貸款額為2230億元(其中,P2P平臺車抵貸余額為653億元),滲透率僅為1.1%,預計2018年滲透率將達到1.5%,余額升至3600億元。對比美國車抵貸3%的滲透率,我國車抵貸P2P業務的市場空間還是很廣闊的。

2、近期來看:行業集中度持續上升,加速洗牌

除了未來市場空間,市場結構同樣值得關注。根據零壹財經的統計數據,截至2018年6月末,至少有484家正常運營的P2P網貸平臺以車貸為主要業務,占正常運營平臺數量(1658家)的29.19%,這一數量較2017年底(545家)減少了11.19%。目前,以微貸網為代表的頭部平臺牢牢占據著市場主導地位,行業資源持續向頭部積聚,行業集中度不斷上升。

最能說明該問題的是零壹財經《中國P2P車貸發展與轉型報告(2018)》。該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是P2P車抵貸市場競爭最激烈的年份,CR4(行業前四名份額集中度指標)達到歷史低點30%左右。此后的2017年,該數值攀升到45.3%,2018年上半年繼續上升到45.9%。

再從2017年車抵貸交易數據來看,微貸網(超過800億)與投哪網(超過210億)的交易額數據超出其他平臺(都在百億以下)一個數量級,因此可以預見,車抵貸P2P市場的“雙峰”格局在短期內難以改變。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持續增強的監管風暴和P2P爆雷潮,對車抵貸P2P市場造成了巨大影響,行業正在加速洗牌。

據鳴金網統計,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P2P車貸歷史累計交易規模6881億元,其中三季度車貸交易規模為256億元,環比下降41.0%,同比下降62.3%。另據零壹數據不完全統計,僅在今年三季度,倒閉和暫停發標的車貸平臺至少有50家,包括祺天優貸、多多理財、石頭理財、可溯金融、愛錢幫等,另有20多家車貸平臺因逾期等原因減少發標。

由此可見,雖然從市場需求來看,車抵貸P2P市場前景一片光明,但能夠參與市場競爭的主體卻正在減少。這組需求與供給矛盾的背后,有著深刻的、行業共同存在的難題,這些難題就像進化剪刀一樣,不斷將掉隊的玩家逐出市場。

車抵貸P2P行業的難題

在P2P車抵貸市場加速洗牌的背后,主要存在以下兩個行業難題。

1、部分平臺風控缺失,風險成本高企

近期車抵貸P2P平臺集中退出市場的最主要原因是部分平臺的車抵貸資產質量惡化,逾期率和壞賬率快速上升,平臺墊付壓力陡增,一旦負債端出現兌付問題從而發生擠兌,最終只能關?;蚺苈贰_@些退出平臺很多都與套路貸、二押、暴力催收等車抵貸市場亂象有關。下面作個簡單介紹:

(1)二押騙貸:借款人將已抵押的車輛,再次作為抵押物進行二次甚至更多次抵押或質押,從而從車抵貸平臺獲取貸款的行為。一旦借款人無力償還出現跑路,車抵貸平臺會面臨與其他權利主體搶奪抵押物的被動局面。甚至部分平臺為了迅速沖刺業績規模,不惜降低風控標準,在明知車輛被押的情況下,仍繼續向車主放款。也有個別平臺由于內控缺失,平臺員工內外勾結進行“二押”操作,給平臺帶來壞賬損失。

(2)套路貸:一些車抵貸平臺通過降低風控標準等手段,引誘車主借貸,并且附隨高息或高費用條款,然后故意設置各種陷阱、釆取各種手段促使客戶違約,進而以客戶違約為由強行扣留車輛,或采用其他非法手段強迫車主支付高額本息。

(3)暴力催收:部分車抵貸平臺忽略對借款人個人信用和還款能力的評估,一旦發生信貸風險,依靠暴力等非法手段進行催收以挽回損失。此外,由于2016年-2017年車抵貸市場競爭異常激烈,“二押”現象普遍,各平臺之間的搶車糾紛時有發生。

從上述三種亂象可以看出,車抵貸市場在近年的高速發展過程中,集聚了大量欺詐風險、內控風險和信用風險。今年以來,隨著金融監管不斷強化,這些集聚已久的行業問題和金融風險集中暴露,成為壓死眾多車抵貸P2P平臺的最后一根稻草。

2、運營模式較重、成本高、管理難度大

車抵貸業務屬于典型的重線下金融業務,大部分業務流程都需要在線下完成(參見下圖),因此車抵貸P2P平臺必須建立線下門店渠道體系,相關租金成本和人力成本都是剛性的,無法像其他線上信貸產品一樣讓運營邊際成本趨近于零。這些運營成本只能通過較大規模的信貸業務產生的利息收入覆蓋。如果車貸平臺沒有形成一定的規模效應,盈利空間就會非常狹窄,甚至可能出現虧損,這也導致很多小平臺主動退出市場,放棄車貸業務。

除線下渠道的固定成本支出外,很多中小車抵貸平臺的獲客成本也非常高,很多平臺由于自營獲客能力較差,嚴重依賴“渠道單”模式(由業內其他機構推薦過來的車貸業務),支付的渠道費高達6%。在車抵貸行業終端出借利率不斷下行的大背景下,這種高昂的渠道成本,讓很多中小平臺生存艱難。

此外,由于車抵貸P2P平臺屬于互聯網行業中的勞動密集型行業,人員總數多、崗位種類多,內控風險較難控制,容易出現內外勾結進行騙貸的情況。特別是很多平臺在渠道建設上,為了加速擴張,大量采用加盟模式。加盟商為了拿到更多的分潤,天然具有道德風險,由此平臺的內控風險進一步加大。

即使是行業龍頭微貸網,其運營成本壓力也同樣沉重。截止2018年6月,微貸網在全國近300個城市組建了492家服務網點,其中,119家屬于加盟網點;微貸網員工人數10794人,其中渠道運營人員7114人,占比65.9%。從財報數據看,相關渠道費用占據了營業成本的75%。

車抵貸P2P的轉型升級之道

綜上可見,風險控制和運營優化是車抵貸P2P平臺的生命線,想要繼續在這個行業中生存下來,就必須在這兩個維度上不斷進行轉型升級。下面問題來了:在互聯網金融強監管時代,車抵貸P2P平臺應該如何轉型升級,才能抓住歷史機遇呢?在筆者看來,需要做好下述三方面工作:

1、轉變風控思維:從控車的典當邏輯轉變到“人車并重”的授信邏輯

當前很多車抵貸平臺都是以“典當邏輯”的風控思維從事車抵貸業務,片面強調對車的控制,而忽略對于借款人的信用評估。

從微貸網的轉型經驗來看,微貸網目前的風控體系越來越重視人的信用,在業務中已經采取“人車并重”的信貸審核模式去把控風險,并越來越向“人”靠攏。這就是風控思維向“銀行授信邏輯”的全面轉型。

從銀行信貸邏輯出發,車抵貸業務的第一還款來源永遠是借款人的主動還款,第二還款來源才是處置車輛。因此,車抵貸平臺需要加強對借款人信用風險和欺詐風險的評估,車輛作為押品只是貸后風控的補充托底措施。

具體來說,車抵貸P2P平臺應當在風控環節中減少對“拖車”甚至“搶車”的依賴,主動加強貸前、貸中管理,把車抵貸業務的風控從貸后為主轉向貸前為主、貸中為輔,貸后只是最后的輔助選項。

從人的風控方面來說,車抵貸P2P平臺需要接入目前已經相當成熟的第三方大數據資源,建立與風控目標相適應的信用風險評價體系,同時可以通過引進知識圖譜等技術進行反欺詐識別。

2、金融科技賦能:金融科技要轉化為扎扎實實的生產力

以線上渠道變革為核心的互聯網金融,正在逐漸走完其歷史紅利期,線上獲客成本與線下擴客成本的差距正在被填平,互聯網金融的下一站無疑是以金融科技為核心的“智能金融”新時代。而車抵貸業務相較現金貸業務來說,毛利低、剛性運營成本高、風險因素復雜,其對于金融科技的依賴更強。

從資金端來說,智能投顧是大勢所趨。智能投顧理財工具可以滿足線上用戶對于投資標的的個性化需求,能大幅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經營成本。例如,微貸網在資金端推出了“X智投”產品,基于大數據,運用人工智能、量化分析、投后監控等方法,實現資產的智能配置。該系統可以為出借人自動甄選風險分散的投資標的,同時在鎖定期內,回款自動復投,充分提高出借資金的使用效率,優化投資客戶的投資體驗。

在資產端,平臺可以通過“大數據風控”、“面部識別”、“智能語音識別”等智能化高科技手段進行高效率、低成本的資金資產對接,并且有效管控風險。例如,包括微貸網在內的許多平臺,都在引入基于人工智能技術的“智能面審系統”,有望將車抵貸風控中的最重要線下流程——面審環節遠程在線化,該系統可以通過對借款人的微表情和聲紋等生理數據的智能識別,達到機器自動評估欺詐風險的目的。

總體來看,車抵貸P2P平臺在進一步完善業務線上化、流程標準化的基礎上,應當盡快樹立“金融科技與智能金融”戰略,致力于建立營銷線上線下一體化、風控數據化、運營自動化、貸后智能化的全流程智能金融服務標準流程,畢竟,比拼金融科技實力是今后車抵貸P2P行業的競爭重點。

3、自營線下渠道:自主獲客,KYC是關鍵

車抵貸業務與其他信貸業務相比,不可能百分之百線上運營,線下渠道是其重要的獲客渠道和運營風控的重要基礎。正因為此,對線下渠道的管理和價值挖掘是車抵貸P2P平臺競爭的重要方面,其中直營門店是主要的線下渠道管理方式。

從獲客角度來說,直營門店可以為平臺帶來成本更低、質量更優的客戶流量,也有利于車抵貸業務的標準化,減少加盟門店可能出現的利益沖突等道德風險。因此,當前KYC(know your client)原則既是金融監管導向也是金融行業共識,其同樣是車抵貸P2P平臺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

從未來業務轉型角度來說,目前很多車抵貸P2P平臺除了深耕車抵貸業務外,還在探索汽車融資租賃、汽車供應鏈金融等汽車金融新商業模式,而這些新模式同樣依賴統一強大的線下渠道。雖然自營線下渠道在建立初期可能會花費更多的成本,但它是車抵貸平臺發展成為汽車金融綜合服務平臺的重要前提,也是車抵貸P2P平臺優化渠道管理體系的必經之路。近來,平安金融、螞蟻金服、蘇寧金融等頭部互金機構都在大力布局汽車金融產業鏈,尋找有完備線下渠道體系的汽車金融合作伙伴形成戰略資源互補,這對于車抵貸P2P平臺來說,是“傍大款,走正道”的戰略轉型良機。

馬云說過:“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后天很美好,但是絕大多數人死在明天晚上,看不到后天的太陽!"希望更多經歷殘酷洗牌的車抵貸P2P平臺,能夠看到后天的太陽。

微信二維碼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