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3月21日,美團點評在上海正式推出出租車和快車業務,一周后宣稱其拿下了上海三分之一的市場份額。滴滴很快正面迎戰,給司機和乘客增加補貼。價格戰愈演愈烈,沒有營運證的司機們花錢“P”牌、改駕齡和車齡,一時亂象叢生。
4月6日起,上海啟動至少半個月的專項整治,嚴查重罰非法網約車。澎湃新聞采訪了幾位網約車司機和出租車司機,有人或僥幸,或小心,或無奈,或倦怠,躲不過的是生存問題。
一、王師傅 :美團一開始獎勵比滴滴多,但不墊付車費
我是江蘇宿遷人,一年前開始做滴滴司機,轉去美團半個月又跳回滴滴,最近查得緊,我不敢開了。
我做了十幾年服務行業,中學畢業后,就在家鄉打工,從餐飲行業到物流,再到快車司機。當初盤算著還是能賺一些錢的,于是去年8月我咬咬牙分期13萬買了現在的車。當初為了能在上海開滴滴,我還專門花了8000多塊錢辦了一張和朋友的滬牌號碼一致的江蘇牌照,用他的牌照注冊,套我自己的車。我們倆說好了,每個月我給他一千塊錢,不過有時候我生意不好就少給點,五六百的樣子。
那時候獎勵少,但我一周開五天,早上八點開到半夜兩三點。去掉油費和保養,一個月也能賺將近一萬塊。
說良心話,買到車沒多久我就有點后悔了,因為政府開始嚴查外牌車了,我也害怕被抓呀,后來就沒有跑了,今年年后才開始重新跑。
為了開滴滴我真是下了好大的本,前后換了三輛車,加一起花了30多萬,其中十幾萬都是貸款的,每個月要還四五千。查外牌車這么緊,有一次就被乘客舉報說我車牌顯示與實際不符,滴滴直接給我封了號。后來我開著朋友的那輛滬牌車去驗證,才解封了。
美團上線后沒幾天我就轉過去了。半個多月里賺了小一萬。美團獎勵比滴滴多,滴滴三四單才有一單獎勵,大概40塊,美團做一單就有獎勵。
說實話,美團的導航系統沒有滴滴的好用,也不給司機墊付車費,我到現在還有4單一共500塊錢的車費客人沒付。我專門去問客服,他說客人下次乘車之前就必須要付了??墒俏蚁?,萬一這些客人就坐一次呢?這500塊里還有我掏的100多塊油費,相當于一個晚上都白跑了。這我可不繼續開了,就轉回了滴滴。
轉回滴滴沒幾天又開始嚴查網約車了,抓到一次至少罰款一萬元,扣車和駕照3個月,以后也不能再開網約車了。我辛辛苦苦賺的錢,一下就要罰這么多,我不敢開了。
現在我老婆還在蘇州拼命工作賺錢,我們每個月有車貸啊,我想不行就回蘇州跑滴滴,蘇州雖然補貼少,只有一兩塊錢,但是路況我熟,一天估計也能跑個兩三百。
二、蘭師傅:沒想過轉去美團,我想的是等市場平和,我要怎么生存。
我老家安徽的,借租賃公司的車跑的滴滴。我一般跑跑早晚高峰。租金一個月幾千塊錢,開一個月也就賺個幾千塊錢,各種補貼也就是看運氣。
當初來做這個,就是覺得開車拿的工資也跟上班差不多。我就是社會最底層的,我只要生存,不用其他的,也不想其他的。
美團進來之后給司機的補貼很多,很多滴滴司機跑去做美團,可能是想多賺點錢。我覺得這是正常的趨勢,就像以前只有出租車的時候滴滴進來一樣。
以前出租車毛病多,它一家獨大,你愛坐不坐?,F在不一樣了,都得拼服務了。
我注冊的時候平臺也核查戶籍,畢竟是政府的要求,但我們有我們的辦法——找黃牛,要是注冊滴滴的全是真的符合規定的,那網約車就不用開了,太少了,開不起來??词虑椴灰豢幢砻?,比如只看那兩天價格戰打得熱鬧。我想的是等市場平和,我要怎么生存?,F在市場混亂,我也沒想著要轉去做美團,就照正常的干。就算被查,我能做就做,不能做就去做出租車,或者別的工作,還是得留在上海。
現在政府在約談滴滴美團他們,我覺得挺好,最好是各種平臺一起協商出一個辦法來。比如按規定考個資格證嘛,能考上的就做。這樣態度服務都會上去,對社會的發展也有好處。
南京那邊,美團和滴滴打了那么久,市場已經平息了。上海才剛開始,現在誰也看不透。
三、孔師傅:網約車公司、司機、乘客“三得利”,最慘的是出租車
我是安徽蕪湖人,在上海開了7年出租車,這些年光開出租車收入一般,日常開支是夠了,要掙個七八千萬把塊的要吃苦呀,累。
最近聽朋友說滴滴補貼多,就注冊了滴滴。我用自己的滬牌私家車在網約車平臺注冊,開出租車去接單。
只要我正常運營,每個月份子錢照樣交,沒人投訴,公司不會管的。出租車開快車,客人沒話說,咱可是專業司機。上次我遇到幾個客人,都說他們現在不大叫快車,因為不少是外地來的新司機,搞不明白上海的路,全程都要靠導航怎么行呢?
3月底到4月初,快車比出租車賺得多,高峰時段每單補貼20多元,有時還加倍,平峰時段也有補貼,比高峰少一點。我肯定想怎么賺錢怎么來,那時高峰期我就做滴滴快車,從下午四點半開始。
但我早就知道補貼一直補下去是不現實的,客人總共這么多,不就是搶客人嗎,把出租車的那部分人搶到快車那里,出租車不就沒人坐了嗎?這個很不正常,市場太混亂。
出租車現在生意很淡,路上攔車的人很少,軟件上叫車的也不多。對我們出租車司機來說,生意會更加難做。
現在的美團滴滴大戰,就像當初的支付寶和微信支付,都是在搶市場,“撒錢”增加自己的影響力。錢是都花了不少,但是資源也搶到了呀?,F在就是“三得利”,網約車公司、司機、乘客都得利,最后慘的就是出租車。沒辦法,我只能先這么混吧,混到哪天是哪天了。
四、桂師傅:它們“撒錢”的機會不多,于是我又出來接單了
我是新上海人,退休了兼職開滴滴。之前中斷了一陣,最近又重新跑了。
一開始就想退休生活清閑,開車打發時間,順便賺點錢。我比較喜歡開車,開滴滴家人也支持的,不要太累就行。另外我雖然有上海戶口,但對上海的路還不熟悉,借機走街串巷也好。我的退休金挺可觀的,所以賺錢并不是唯一目的。
剛開始有不少插曲,我掏了很多“學費”。
第一次接單,我在家里想試試看,其實還不會操作那個界面,網約車相關知識一點都沒學習過,就點了接單?!岸!钡囊幌赂嬖V我接到單了,客人在多少公里以外,我當時就慌了,心想:“哎呀,我這還在家里坐著,車子還在樓下停著呢,現在我不能接單呀,這可怎么辦!”心里好著急啊,想取消訂單也取消不掉,就把手機關機了,怕被人找麻煩。結果第一單就被投訴了,扣了信譽,我也不知道怎么申訴,就這么過去了。
有一次早高峰遇到3個拼車的人,我不熟悉操作,早上路又堵,就耽誤了客人上班,那次我很不好意思,主動包了客人的車費。
所以我一直會備著零錢以防萬一,也貼過好幾次錢,就當一個“學習”的過程了。
去年注冊滴滴后我只做了300多單。滴滴有時候導航顯示的和實際不一致。導航宣布我到了目的地,但乘客覺得沒有把他送到,如果乘客投訴,平臺就會判我有責。我心里好委屈,開車辛苦不說,還要被投訴。有時候網絡不穩,上一個客人取消單子,系統已經給我定位到了下一個客人,但語音導航還在上一單。我本來無責,但還是要被罰。我當時也去平臺申訴了,可是一直沒有回復。
我不會操作,除了自己貼錢,還被扣了不少服務分。服務分低,派到大單子(長途)的幾率低,都是幾公里的小單子。小單子基本都在市區跑,車多、擁堵,老剎車,油耗厲害。還有我的車型(斯柯達明銳),不是優享豪華車,給我的起步價就是3公里13元。一天開7個小時,包括油費也只能賺300左右。我就萌生了退意,停了一陣。
但4月份我看滴滴獎勵多,和美團一起“撒錢”,我就又開始做了,比如早高峰比較繁華的區段有1.6倍、1.8倍獎勵。那時我做200能獎勵將近200,熱情很高。這樣每天做八小時,一般六七百沒問題,去掉油費最少也能賺個500塊。當時心態就是趁獎勵多,多做幾單。
【圖說】桂師傅2018年4月12日截至中午的日流水,車費流水218.54元,獎勵186.10元)
桂師傅2018年4月12日截至中午的日流水,車費流水218.54元,獎勵186.10元。
最近查得緊,我沒有營運證,開車的時候特別謹慎,到某些地方都要做好預案。
重開滴滴以來,我的操作越來越熟練了,遇到軟件不準確的地方,我也學會“和實際相結合”了,被乘客投訴的情況越來越少,服務分也漲了20多分啦。
五、胡師傅:網約車大戰,路一下就擁堵了,坐公交的人也來打車了
我是上海人,以前神州、首汽、滴滴、易到都做過,現在美團做得多。
我現在營運證、網約車駕駛員證、道路運輸證都有,所以注冊了很多個平臺,哪邊抽成低、賺錢多,我就用哪個平臺。
我過年的時候預約注冊的美團。當時說上海前兩萬名,三個月免抽成。我之前每個月的純收入大概有一萬多,現在做美團一周就賺了六千多。
美團合作的租賃公司的司機叫對公司機,我們這種私家車司機叫公海司機。一個租賃公司幾百輛車,像我們這種私人的就像散戶一樣,車少,沒有保證。方向好的訂單就會直接發給對公司機。我們公海司機比他們晚十秒才能接這些單。沒有對公司機時美團再發給我們。
美團與滴滴兩家大戰的時候,我突然就覺得擁堵了,市區和郊區都是,就像2015年滴滴和優步大戰的時候一樣。
而且我發現,美團招來的這幫乘車人很多都是以前乘公交車的,因為補貼多來打車。我之前碰到了好幾個小姑娘,本來30塊的路程,叫兩次車,每一次減掉14,自己也就付一兩塊錢。
美團也有很多外牌車,有槍手用上海牌照注冊之后換自己的車。我們做其他平臺,身份證拍了之后都要手持身份證再拍,美團身份證都沒要拍。以前滴滴,神州嚴一點的時候,人車要去驗車點驗,專門有人查。
我們司機群里有人也在發刷單,我是沒刷過,美團一抓到就是封號。要是惡意刷單的話就是永久封號,但也有對策,找個“槍手”拿別人的名字重新注冊一下。應該把這種反作弊器開發出來。
滴滴和美團價格戰如果真的繼續打下去的話,兩敗俱傷。美團融資40億美元也撐不了多久。不過這個行業這么大一塊蛋糕,就滴滴一個人想吃掉,不可能的,一定會有別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