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領域中小微,可獲額度最高2000萬、期限最長3年的知識產權質押貸款,并享受深圳交行普惠貸款優惠利率和深圳高新投擔保費八折優惠。
獲得國高資格認定的成長型科技企業,最高可獲得1000萬元的純信用貸款,并享受擔保費八折優惠、銀行普惠金融利率及市區補貼政策……
9月10日,深圳高新投、交通銀行深圳分行(以下簡稱“深圳交行”)聯合發布基于深挖知識產權價值的“新識貸”和“國高貸”,為下一步探索知識產權證券化奠定基礎。
線上+線下 高效定向滴灌科技型中小微
據悉,此次深圳高新投、深圳交行聯合發布的“新識貸”,重點支持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生物醫藥、軍民融合等七大領域的中小微企業。相關企業可以核心技術知識產權進行質押擔保,貸款額度最高2000萬、期限最長3年、可享受深圳交行普惠貸款優惠利率和深圳高新投擔保費八折優惠。
雙方共同發布的另一項新產品“國高貸”,則定向支持首次獲得國高資格認定的成長型科技企業。對于深圳市工商注冊時間一年以上的科技企業,在首次獲得國高證書的一年內可通過綠色通道申請“國高貸”,最高可獲得1000萬元的純信用貸款,并享受擔保費八折優惠、銀行普惠金融利率及市區補貼政策。深圳高新投和深圳交行將共同組建服務團隊,對申請企業進行從貸款融資到貼息政策一站式指導服務。
深圳知識產權融資渠道有望年底進一步放寬
不久前,《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下稱《意見》)發布,《意見》特別提到,支持深圳探索知識產權證券化。
深圳高新投總裁張中華透露:目前深圳高新投正與深圳交行、平安證券等金融機構積極探索知識產權證券化,有望在年內落地。
據了解,知識產權證券化是指以知識產權未來預期收益為支撐,通過發行市場流通證券進行融資的一種融資方式。對創新型企業而言,將其知識產權證券化的最大特點,是能夠在取得融資的同時,保留對知識產權的自主性。這也就意味著企業在獲得資金支持的同時,還能對知識產權進行進一步改良或應用,持續提升其價值。
在知識產權質押領域,深圳高新投是最早進入這個領域的深圳金融機構之一。從探索開展知識產權質押業務,到與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共同發起設立“深圳市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擔保風險補償基金”,再到作為發起股東參股中國(南方)知識產權運營中心,深圳高新投已逐步構建起知識產權領域的專業化服務鏈條。截至2019年6月底,深圳高新投已累計為517個知識產權質押項目提供了總計26.6億元的融資服務。
【記者】杜艷
【通訊員】王瑛 葉敏 李睿
【作者】 杜艷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