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車輛抵押貸款渠道業務拓展難點
1、產品優勢不明顯
當前車抵貸市場中,貸款產品普遍存在層層加價的情況,貸款資金從金融機構到實際貸款客戶需要經過多道中間渠道商,包括1-2道的資金批發商及運營中心,多道的產品業務渠道商(貸款零售商),部分零售渠道所獲得的產品實際綜合年化利率可以高達18%-20%,嚴重影響貸款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2、貸前工作繁瑣復雜
作為貸款產品的零售端,直接面向客戶,業務流程包括客戶資料采集、初審、家訪、面簽以及進件、反饋、溝通等,而且客戶情況千差萬別,需要耗費較大的人力和物力開展業務;另一方面,作為零售端,不具備系統化采集和進件的技術條件,資料和數據的采集和傳遞往往通過郵件及通訊工具進行,隨著業務體量的增加,直接影響成本。
3、貸后管理缺失
根據車抵貸產品要求,渠道進件的借款客戶所發生逾期、壞賬等風險一般要求由助貸機構(貸款渠道)承擔,而渠道商無法直接獲得客戶借還款數據信息,導致渠道對于客戶信息了解的不及時和不充分,無法有效進行客戶管理和維護,存在信息隔閡;而且,貸款渠道商能力和水平差異較大,對于貸后信息的處理和分析能力有限,嚴重影響其貸后管理能力。由此,對于渠道商在貸后管理能力較弱的情況下,承擔風險和處置風險的意愿和能力相對較弱。
4、無壞賬處理途徑
對于一般的助貸渠道和零售渠道而言,其本身主營業務和團隊以開展貸款進件業務和服務為主,大部分不具備開發壞賬處理途徑的能力;而且,助貸渠道和零售渠道一般分布區域較廣,作為資金方和運營中心,無法實現對應每家助貸渠道和零售渠道配備壞賬處置途徑;由此,造成對于主導渠道和零售渠道承擔風險后,壞賬處置的困難。
5、無車輛評估服務支持
當前車抵貸產品,車輛融資額度評估一般參照第三方二手車評估機構開展,但此類機構無法實現實車勘察,對于泡水車、故障車的識別難以實現,而對于助貸渠道及零售渠道而言,由于其實際承擔壞賬風險,需要首先識別泡水車及故障車,避免出現壞賬處置難的問題。而作為助貸渠道和零售渠道而言,開發、引進車輛評估機構進行評估的成本和工作量較高,而且對于資質要求較高,一般的助貸渠道和零售渠道無法實現此類評估機構的引進和對接。
6、業務人員欺詐風險高
對于車抵貸業務,無論是資金方、運營中心、助貸渠道或零售渠道,欺詐風險防范是首要的風險防范點,而欺詐風險防范主要包括客戶欺詐風險防范和員工欺詐風險防范,對于客戶風險防范已經存在多種解決方案和技術手段,而且資金方以及產品運營方在開發設計產品時進行了對應的風險控制措施設計,而內部員工的欺詐風險防范歷來都是難以解決的一個問題,主要難點包括防控手段單一、約束力弱、威懾效果弱等等,而內部員工的欺詐性風險給機構本身所帶來的危害是極為嚴重的。
7、催收合規風險高
由于助貸渠道和零售渠道的人員組成相當復雜,在處理催收問題過程中往往存在或多或少踩踏紅線的問題;2018年 1月24日,國務院發布《關于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的通知》,對逾越紅線的催收行為進行了專項打擊;由于助貸渠道和零售端普遍缺乏一定合規和法律服務支持,無法有效識別催收合法和合規的邊際,導致催收難度增加,甚至不敢進行合法催收。
8、訴訟成本高且周期長
由于一般車抵貸產品要求助貸渠道和零售渠道進行風險兜底,一旦發生貸款逾期和壞賬,則需要由助貸渠道和零售機構自行完成對壞賬的處置和催收,而且傳統訴訟成本高、周期較長,執行效率較低,會造成助貸渠道和零售渠道長時間積壓處置資產,造成資金流緊張,不利于助貸渠道和零售渠道的經營和發展。
二、解決方案
本方案立足于車抵貸業務渠道在開展貸款業務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和困難,通過整合車抵貸產品資金方、保險公司、律師事務所、車輛評估機構、二手車經銷商、GPS廠家、金融科技公司及風險管理咨詢公司等眾多資源,為車抵貸業務渠道開展貸款業務提供綜合解決方案。
1、車抵貸產品篩選、分析及提供(一手車抵貸資金方)
本方案項下,由專業金融產品分析人員,對市場上車抵貸產品進行篩選、分析,深度解析車抵貸產品成本、特點及競爭力,包括但不限于進件準入標準、額度評估方式、貸款利率及費用結構、適用人群及區域等,通過對比分析,識別和篩選在本區域內具有較強競爭力和優勢的產品,向車抵貸業務渠道提供,幫助渠道不斷優化和更新產品,保持渠道業務的穩定性和競爭優勢,更省去了渠道篩選、分析市面上大量車抵貸一二手產品的工作。
2、針對性車抵貸產品設計開發(自主設計開發車抵貸產品)
本方案項下,由專業金融分析人員,根據車抵貸渠道自身需求,結合實際區域市場情況,進行針對性的產品設計和開發,從利率費用結構、風控措施、內控措施、風險防控及風險處置等多方面,開發本地化和針對性的車抵貸產品,使得車抵貸產品符合當地市場及渠道的實際需求。
3、完善的合同管理及法律服務(完善業務合同,20日出具判決)
本方案項下,由專業律師及法律團隊,提供整體的業務合同及條款設計,以及專業的訴訟和仲裁法律服務。包括車抵貸業務流程開展過程中的行為及證據固定、有效性鎖定,合同文本及條款設計,貸后訴訟保全行為實施以及貸后處置過程中的仲裁及判決,實現車抵貸業務過程中全流程的法律效力固化,確保在發生逾期和壞賬時,能夠快速獲得有利判決,為后續壞賬處置和資產清理提供基礎法律依據,充分達到全流程的合法化及合規化。
4、有效的車輛評估及處置途徑(提供壞賬處理渠道)
本方案項下,改變了原有粗放的貸款進件管理方式;從貸前準入進件階段,就已經引進了專業的二手車經銷商,對貸款車輛進行質量及價值評估,結合車300等第三方車輛評估軟件,進行車輛價值及可貸額度的綜合評估,同時篩查事故車、故障車及泡水車的情況,進行貸前風險控制。在貸后處置階段,二手車經銷商根據之前車輛評估價格,在車抵貸渠道商完成法律流程,出具相應判決后,完成對壞賬車輛的過戶和收購。由此,形成閉環且一體化的風險防控及壞賬處置模式,解決車抵貸渠道商在貸后管理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壞賬處置難問題。
5、充分的保險設計和服務(補充保險,防范意外)
本方案項下,根據車抵貸渠道的風險兜底的特點,由專業的風險分析人員對車抵貸業務進行完整的風險分析和觀測,根據可能發生的風險事件,結合資金方已要求的保險參保要求,進行針對性的保險補充設計,采用風險轉嫁和轉移的方式,實現風險防控,例如貸款主體發生意外,可能引發的壞賬風險,可由車抵貸渠道要求貸款客戶購買對應金額的人身意外險。另一方面,可根據車抵貸渠道要求,對接、引進保險公司提供定制化的保險服務,實現保險資源的有效配置。
6、完整的內控流程設計及系統服務(內部反欺詐)
本方案項下,第一階段,將通過對車抵貸業務流程的梳理和完善,從業務操作及資料采集層面,進行內控流程和反欺詐節點的設計,例如,業務人員下戶時同客戶進行合照、二手車經銷商反饋業務人員陪同驗車情況等流程節點的設計;在第二階段,將采用技術手段實現對業務人員內部欺詐的防范和防控,包括GPS/GIS物理定位,采集軟件功能限制、人臉識別技術,實時信息傳導和反饋等,讓車抵貸渠道商能夠詳細了解,業務人員開展資料審核和進件的全過程,實現內部監控,防范欺詐風險。
7、針對性的貸后管理優化和征信服務(貸前及貸后風控)
本方案項下,采用系統及技術手段,一方面,可實現從資金方將貸款客戶借還款狀態及逾期狀態等數據信息通過系統向渠道商導流,便于渠道商對自己開發的客戶進行借還款管理,了解客戶借還款狀態,為后續進行客戶再開發和維護提供依據。另一方面,可通過系統,為客戶提供大數據分析服務,通過系統對接實現,風控維度和數據的對接,包括但不限于黑名單數據、失信數據、訴訟數據、交通數據、消費數據等,便于車抵貸渠道,在準入初審過程中有效識別客戶信用狀態,合理控制風險。
8、進件管理支持系統(系統化和線上化)
本方案項下,為滿足客戶對接不同產品、資金方的需求,將針對性開發可實現同多種不同審核軟件(SCF)相匹配的貸款管理及進件系統,利用該系統實現和不同資金方的進件系統的匹配對接,并且結合盡調APP,實現從資料采集、盡調到審核、下款及還款的全流程線上化和系統化,減少人工進行郵件傳遞和資料整理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也解決了不同資金方不同進件系統同時使用的工作繁瑣問題。
三、方案特點
1、資源整合匹配
通過解析車抵貸業務產品特點、業務結構、業務流程以及資金方及渠道需求,針對性整合法律、金融、保險、風控、科技、數據等不同領域的相關資源,包括產品服務、車輛評估服務、不良資產處置服務、保險服務、設備服務、風控咨詢服務、數據信息服務等,解決單一渠道對接眾多資源的成本過高問題,并且可以有效釋放車抵貸渠道的實際業務和風險控制需求。
2、全流程風控穿透
立足于渠道兜底承擔風險的基本產品要求,將對應風險控制措施同渠道業務流程全面貫通,從初審準入、資料采集、車輛評估、下款監控、還款管理以及貸后處置等全流程開展風險控制措施的貫穿,為渠道商解決承擔兜底風險的顧慮和困難。
3、金融科技應用
針對性開發車抵貸業務管理系統,并配置進件管理、資料傳輸、數據查詢、貸后管理、征信服務等功能,真正從渠道層面實現完整的系統化和數據化,降低渠道成本,提升進件效率,優化管理行為。
4、集中效應強化
通過整合車抵貸業務渠道商,發揮集中效應,可依托業務規模和主體規模增強同資源及服務提供商的議價能力,降低單一服務價格,降低成本。
5、業務場景化嵌套
本方案的業務資源對接及服務提供,依托具體車抵貸業務場景和流程進行匹配設計,具備較強的適應性和匹配程度,通過流程和操作的優化和改造,可以在不改變原有業務模式的基礎上,全面實現資源和服務的嵌入,形成較為完善的貸款業務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