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進中小微企業健康快速發展,我縣不斷創新融資模式,積極搭建全縣小微企業助保貸平臺,今年1至10月份發放助保金貸款3440萬元。至此,“助保貸”業務已經累計為全縣15家企業發放貸款7940萬元,切實解決了我縣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實現了政企銀三方共贏。
位于我縣太行山農產品物流園區的鴻源匯貿易有限公司是長治地區伊利、雙匯食品的總代理商,今年由于新建庫房和擴建辦公場所,使公司在商品供貨方面的資金出現了困難。鴻源匯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鄭海珠說:“遇到問題以后,就跟朋友借錢,當然利息也比較高,雖然去找過銀行,但條條款款很多,銀行不可能痛痛快快地放貸給你……”做了近三十年貿易生意的鄭海珠對貸款難深有感觸,寥寥數語,他道出了中小企業貸款難的心聲,站在銀行角度,他們更愿意接受固定資產雄厚的大企業,對于鴻源匯這樣的小企業,由于擔保抵押無法落實,銀行往往不貸或者少貸。企業缺少資金難以維系,銀行為求穩發展有苦難言,政府來擔風險,一切問題迎刃而解。縣金融辦了解到鄭海珠企業的經營現狀后,主動找到他并建議他加入助保貸。鄭海珠:“建行這個助保貸很合算,利息將近省一半,而且很快,一個月時間貸款就申請下來了……”
據悉,“助保貸”是由地方政府機構和建行共同篩選企業組成“小微企業池”,由政府提供的風險補償資金和企業繳納的助保金共同組成“助保金池”作為風險緩釋方式的信貸業務。2013年,縣政府與建行長治縣支行簽訂了《助保貸業務合作協議》,縣政府注入1000萬元作為風險補償金,按照放大10倍的額度,以此撬動建行1億元助保貸信貸規模。2014年,我縣爭取到省政府中小微企業融資模式創新獎勵資金300萬元,并全部充實到政府風險補償金當中,至此,我縣政府風險補償金已經達到1300萬元,可撬動建行1.3億元助保貸信貸規模。該融資模式具有隨借隨還、循環使用,靈活滿足企業的融資需求,有效破解了小微企業因保證和抵押不足而面臨的融資困境。今年1至10月份,我縣發放助保金貸款3440萬元,至此,“助保貸”業務已經累計為全縣15家企業發放貸款7940萬元,最大的企業放貸1000萬元,小一點的企業放貸200萬元。
當前,建行長治縣支行與我縣稅務部門合作的信用貸款“稅易貸”也在穩步推行中。(白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