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是省城合肥近年來被詬病最多的城市交通狀態的真實寫照,越來越多的私家車涌上街頭,主干道長江路從雙向4車道變為單向4車道,而隨著地鐵的施工,長江路上又是一番傷筋動骨的開工動土。道路頻頻修繕的背后是汽車保有量的直線上升,根據安徽省交警總隊2016年底的數據顯示,安徽省汽車保有量便達到了1238萬輛,駕駛人數量達到了1345萬人,同比2015年分別增長10.9%和14.7%。
飛速增長的汽車數量和門庭若市的駕校訓練場折射了汽車行業的火爆現狀,也帶動了周邊產業的發展,比如汽車金融。大量專業做汽車抵押或質押的汽貿公司、汽車金融公司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大街上滿地都是逢車就散的小卡片,令人不勝其煩的“牛皮癬”小廣告令人防不勝防,大概也只有代開發票的卡片數量能與之“相互媲美”。
汽車數量迅猛增長限額政策助力車貸標的走紅
而能夠讓這些車貸資產走上前臺的,除了市場上不可限量的契機,還有來自監管政策的推波助瀾。824文件下發后,上線與車貸有關標的的平臺更是紛紛涌現,而此前以車貸為主打產品的平臺則成為了824文件下發后的最大贏家,以某平臺為例,該車貸平臺在824文件下發后迎來了爆發式的增長,安徽互聯網金融家監測數據顯示,其2016年第三季度新增成交量達到1.82億元,較第二季度增長26%,而第四季度新增成交量更是達到了2.39億元,較第三季度增長31.32%。如此迅猛的增長背后是車貸資產在限額政策出臺后成為了市場中的幸運兒。
在模式眾多、缺乏標準化產品的車貸市場中,有些傳統模式獲得了平臺的青睞,有些新興模式又從衍生模式中脫穎而出,被引入到平臺之中。安徽互聯網金融家監測數據顯示,在進入2017年以后,有21家正常運營的互金皖軍平臺上線了車貸產品,其中有16家平臺上線了抵押或質押模式的標的,車輛抵押和質押這種較為傳統的模式一躍成為了市場中的香餑餑,在小額、分散且只能上線信貸產品的合規趨勢下,這種傳統模式較為符合監管,也能夠滿足平臺的需求。
此外,還有一些信貸衍生品出現,比如與第三方公司合作幫助借貸人完成購車的車貸分期產品;以二手車經銷商為對象,以車輛為抵押完成融資的車商周轉性貸款;還有與保險公司進行合作,就車險進行分期投保的消費金融類產品。層出不窮的衍生品也讓平臺和投資者們有了更多的選擇。
抵押質押吃香車貸分期助力創新,小額短標得到嚴格執行
安徽互聯網金融家監測數據顯示,目前在互金皖軍正常運營平臺之中,上線車貸分期類產品的平臺數量達到了9家,而上線包括車商周轉貸等衍生品在內的其他模式平臺數量也有6家??梢?,互金皖軍們在創新道路上進行了更多的探尋和嘗試,也有更多的平臺有望加入到這一行列之中。
從平臺標的的特征來看,這些車貸產品的標的無一例外均有著小額、分散、短期的特征。短期、小額的標的使得資金流動性高,平臺出現流動性風險的概率相對較低,而且很多平臺看中抵押或質押模式的原因便是風險相對可控,尤其是車輛質押模式。
據安徽互聯網金融家測算,目前在上線車貸類標的的平臺之中,共有11家平臺年化收益率在11%及以下,8家平臺年化收益率在12%至15%之間,屬于中等收益;也有2家平臺年化收益率在15%,屬于高收益平臺。而隨著平臺合規壓力增大,平臺運營成本上升,平臺收益率有進一步下滑的趨勢。安徽互聯網金融家監測數據發現,進入2017年以后,在上述21家平臺之中,有多達16家平臺調整了平臺年化收益率。
從期限方面來看,各平臺各有各的預期,但中短期限產品仍然主導著整個市場。安徽互聯網金融家監測數據便顯示,有9家平臺的車貸標期限均在3個月以內,有11家平臺車貸標期限均在3至6個月之間,而僅有1家平臺的車貸標超過了6個月。
車貸產品能夠走紅與限額政策戚戚相關,從安徽互聯網金融家梳理的數據來觀察,有8家平臺車貸標的金額均低于10萬元,而有11家平臺的標的金額保持在10萬至20之間,僅有2家平臺標的金額超過了20萬(該超過20萬元的標的為車商周轉貸)從這一點來觀察,車貸平臺均按照限額政策來嚴格執行,以滿足限額要求。
用數據說話,讓事實作證。最詳實的數據給你最科學的分析。我們是安徽互聯網金融家,如有任何疑問歡迎聯系我們。官方郵箱:anhuip2p@126.com官方微信公眾賬號:安徽互聯網金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