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發布《關于新網銀行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案例的通報》(銀保監消保發〔2021〕5號)(下稱“《通報》”),通報了新網銀行車貸業務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案例。
《通報》指出,自2019年第四季度以來,監管系統接收到消費者對新網銀行的投訴舉報顯著上升,車貸方面的投訴舉報數量位列銀行業金融機構第二位,反映問題主要集中在銀行違規放款、對車貸金額存在異議、貸款息費過高、暴力催收等方面。其中,對新網銀行與一家互聯網汽車消費分期服務平臺合作業務的投訴舉報尤為突出。
涉及“三宗罪”
隨后,《通報》披露了在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方面,新網銀行與該互聯網平臺合作業務的“三宗罪”:
一是新網銀行貸前調查不盡職。新網銀行存在對部分借款人貸款申請資料真實性核查不到位的問題,違反相關監管規定。
二是新網銀行催收管理不到位。新網銀行存在短信催收缺乏相應的管理制度、電話催收操作規程不完備等問題。
三是新網銀行與該互聯網平臺合作業務推高了消費者融資成本。在監管接收的消費投訴和舉報事項中,消費者被該互聯網平臺收取的平臺費或服務費與汽車融資金額之比集中在14%至28%之間,有的費率達到30%以上;新網銀行向消費者發放貸款的年利率區間為7.7%-8.9%,均值為8.49%。消費者承擔的費率、利率等融資綜合成本大幅高于汽車消費貸款正常息費水平。
新網銀行車貸那些事兒
《通報》并未點名是哪個互聯網平臺,然而,新網銀行近幾年多次因為車貸業務引發關注,至今都未完全走出陰影。
其中,最吸引吃瓜群眾關注的,莫過于新網銀行與美利車金融之間的那些事兒。
公開信息顯示,新網銀行和美利車金融股東背景相似,第一大股東都是新希望集團。
據移動支付網了解,美利車金融曾被市場看好,有望成為“二手車金融第一股”,而2019年底,因非法收催收等問題,其創始人被拘留。
2020年初,美利車金融大批裁員,恰好這個時間段,新網銀行對外大量招聘催收人員。
根據美利車金融發布的招股書,曾有媒體報道,新網銀行在網貸資金存管業務中扮演了資金出具方的角色,美利車金融出事前來自新網銀行的貸款余額已經達到了149億元、對美利車金融的車貸業務在新網銀行對外貸款余額中的比例已接近一半。對此,新網銀行稱,數據不實,具體金額因涉商業機密沒有對外透露。
查詢黑貓投訴網站,新網銀行車貸類投訴中,涉及的汽車消費分期平臺包括美利車金融、優信二手車、利通汽車等。而在所有投訴中,車貸類投訴頻頻出現,占比頗高。
事實上,因為買車族群具有較高的消費力,汽車金融已經成為了銀行的兵家必爭之地,即使是零售業務強勢的招商銀行,也在其掌上生活App的金融版塊,大面積推廣分期購車。
由此,相關的罰單、處罰也多次出現,工行、農行、平安等銀行都曾因為汽車貸款違規被罰,在這些處罰中,貸前調查不到位、風控結果不能反映真實情況、惡意催收等被多次提及。
針對銀保監會此次的通報,新網銀行回應稱“通報所指出的問題,集中發生在我行開業初期的個別業務渠道。近一年多來,根據監管部門的指導意見,我行成立專項整改小組,全面開啟自查和持續整改工作,主要問題整改已取得階段性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