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聞客戶端義烏頻道記者 蔣守洋
“這筆貸款來的太及時了,我們創業也更有底氣了?!苯裉欤?2月28日)上午,義烏市北苑街道黃楊梅村的村民季建中用自家的農村宅基地作為合法抵押,從義烏農村商業銀行北苑支行拿到了30萬元貸款,用作經營流動資金。
這是全國人大授權國務院在義烏等59個試點縣(市、區)行政區域暫時調整實施物權法、擔保法關于集體所有的宅基地使用權不得抵押的規定,允許以農民住房財產權(含宅基地使用權)抵押貸款后,金融機構依法發放宅基地抵押貸款的第一單,標志著義烏在全國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領域邁出了關鍵一步。
義烏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陸續推出了多項涉農改革政策,有效推進了義烏農村面貌的改善,增加了農民住房財產性收入。經過十余年的新農村建設,義烏已有200多個農村進行了舊村改造,共拆除舊房5.1萬戶,新建房4.1萬戶。由于受我國現行農村宅基地管理制度制約,巨大的農民住房財產存量只能成為一座“沉睡的寶藏”。
昨天,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決定:授權國務院在北京市大興區等232個試點縣(市、區)行政區域,暫時調整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關于集體所有的耕地使用權不得抵押的規定;在天津市薊縣等59個試點縣(市、區)行政區域暫時調整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關于集體所有的宅基地使用權不得抵押的規定。該決定于12月28日起實施,意味著從法律層面允許試點城市以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盤活農戶沉睡資產,義烏再次引領改革前沿。
獲得了法律支持后,義烏農村沉睡的資產將被激活,讓農民資產變為資本,為農村金融注入新活力。中國義烏市支行副行長王紅英表示,開展農村宅基地抵押貸款,其根本目的就是讓農村現有農業生產資源能有效轉化為融資條件,最大限度的破解“三農”融資困局。這項改革試點將推進農村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創新,有利于普惠金融推廣和轄內信貸結構的調整。
季建中這次用于抵押的宅基地住房是一套126平方米的四層半自建房,2006年建成,當時建房他向銀行貸款了35萬元,之后他開辦了一個小型吸塑加工廠。季建中說,當時把錢投入造房子,房子就是我家最重要的資產,但是它卻無法作為抵押擔保物申請貸款。
近年來,義烏依托市場優勢,大力發展電子商務,不少傳統企業紛紛向電商領域拓展。去年開始,季建中和兒子季健苗也參加了電子商務的培訓,嘗試做起了網絡銷售,產品銷量好了不少。如今,27歲的季健苗正通過電子商務進行著二次創業,需要更多的流動資金。12月22日季建中在新聞上看到全國人大正在審議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的改革試點相關決定草案,馬上就給義烏農商銀行打去了咨詢電話,得知義烏相關主管部門已做好前期工作,待法律授權便可正式辦理貸款業務,于是馬上備齊了所需材料。今天一接到消息,他立馬趕到義烏農商銀行北苑支行辦理了貸款手續, 并一起向國土部門依法申請辦理了 農村宅基地抵押權登記,吃到了農村宅基地改革的“第一口蛋糕”。
同樣期待著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改革的不止季建中父子,連日來,義烏獲準開展試點的義烏農村商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義烏分行各網點已接到了不少市民關于宅基地抵押貸款的咨詢。義烏稠城街道井疇村的趙建義、趙干等在了解情況后,正在給自己的農村住房辦理不動產權登記證,希望在近幾天就去銀行辦理貸款。
義烏向來有著敢為天下先的勇氣和魄力,近年來,義烏積極爭取開展一系列國家級改革試點,目前承擔著國際貿易綜合改革、國家級農村改革試驗區、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試點等十余項國家級改革試點任務,是一塊名副其實的“全面深化改革”試驗田。
同時,以商貿聞名的義烏有著濃厚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氛圍,農民脫離農業生產、經商辦廠的現象十分普遍。不少農民希望將農房資源盤活用于生產、經營。實施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開展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擔保試點,將使得農民宅基地使用權不再游離于土地市場之外,有效盤活農民資產,進一步激發農民創業創新熱情。
據了解,義烏市自今年二月獲批開展農村宅基地改革試點以來,依據試點批復和法律授權,系統性設計了《義烏市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實施方案》、《義烏市農村宅基地使用權流轉暫行辦法》、《義烏市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試點管理辦法》等制度。截至目前,義烏全市完成登記的農村宅基地和農房總數已超過700宗,為宅基地使用權流轉奠定了良好基礎。義烏農商銀行則制定了《義烏農商銀行農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實施細則》,為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順利開展做好了前期準備。
接下來,義烏將在堅持依法有序、自主自愿、穩妥推進、風險可控的總體原則和堅守土地公有制性質不改變、耕地紅線不突破、農民利益不受損的三條底線基礎上,立足義烏實際,不斷完善、大膽創新,在實踐中積累經驗、深化改革,為中央改革決策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改革試點經驗。
據中國義烏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