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記者從江蘇省生態環境廳獲悉,江蘇首筆超千萬元排污權抵押組合貸款在蘇州發放。近日,蘇州市吳江區某紡織印染有限公司向蘇州市生態環境局遞交了《排污權抵押登記申請書》,該局按照規定辦理了排污權抵押登記手續,隨后蘇州農商銀行向該企業發放了1200萬元排污權抵押組合貸款,貸款期限1年。這是自《江蘇省排污權抵押貸款管理辦法(試行)》出臺以來,江蘇按照最新流程辦理的首筆超千萬元排污權抵押貸款,有效解決了企業燃眉之急,為企業產業升級提供了資金保障。
排污權是指排污單位或個人向環境排放污染物的一種行政許可資格。受疫情影響,不少企業面臨“輸血”難題,而推行排污權抵押貸款是實現環境資源資產化,拓寬企業融資渠道,幫助企業紓困解難的有效途徑。2020年12月,省生態環境廳、省財政廳、中國人民銀行南京分行聯合出臺了《江蘇省排污權抵押貸款管理辦法(試行)》,企業可將排污權作為抵押物向銀行申請獲得貸款,貸款用途包括企業節能環保改造和日常生產經營活動,或專項用于購買排污權并以該排污權作抵押。
本次排污權抵押貸款辦理期間,蘇州市、區、鎮各級生態環境部門密切配合,在借款人主體資格審核、排污權有償使用費繳納、排污權抵押登記等方面為企業和銀行提供了高效服務。在擔保模式上,蘇州農商銀行本次采取了“排污權+其他擔保”的組合模式,將排污權作為擔保必要條件,進一步提高貸款額度、分散信貸風險,為江蘇開展排污權抵押貸款提供了創新經驗。
排污權抵押貸款的成功案例,讓企業經營者們認識到排污權不僅僅是排污許可證上的一排數字,更是一筆珍貴的隱形資產。隨著江蘇省排污權抵押貸款、排污權交易等環境經濟政策落地生根,環境資源有價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排污權從“沉睡的資產”變成“流動的資本”,幫助企業破解資金短缺困境,實現企業和環境的“雙贏”。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曹盧杰 通訊員 蘇小環
校對 丁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