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萬元起家的銀行家,“1元開戶”的首創者,中國旅游業之父!看著這一系列的光環,你們知道他是誰嗎?他就是素有“中國摩根”之稱的、民國時期著名的銀行家——陳光甫。
01 “潛力股”迎來了人生的第一個轉折點!
陳光甫,江蘇鎮江人,原名陳輝德。父親名叫“陳仲衡”,是一個做進口火油生意的小商人。母親是一位平凡的家庭主婦。陳光甫兄弟姐妹一共有八個。
在陳光甫12歲那年,他父親的生意實在做不下去了,不得不關閉店鋪,另謀出路。不久,全家便搬到了湖北漢口。因為陳光甫的父親略懂一些英文,所以,在親戚的介紹下,在一家“報關行”做了一名小職員。
老漢口碼頭
陳光甫的父親穩定下來以后,便把陳光甫也送進了這家報關行當學徒,想讓他跟著學習英語,將來好去做一名十分吃香的“買辦”職業。
就這樣,陳光甫在報關行一邊干著最苦最累的粗活,一邊刻苦跟別人學習一切知識。漸漸地,陳光甫的英語水平,已經能夠十分熟練地跟洋人交流了。
都說:“機會總會留給有所準備的人!”1861年,中英簽訂了《中英天津務約》,清政府被迫將鎮江、九江、漢口辟成了對外開放的商埠,并設立了海關。漢口也分設了海關——江漢關。
1898年,漢口的海關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員工,招聘的首要條件便是需要具備十分熟練的英文。
陳光甫正好學徒期滿,他以優異的成績,成為了“海關直屬郵政局”的一名職員。
后來,陳光甫在他的回憶錄里寫道:“這段郵政服務的經歷,就像進入了一所學校,使我近距離地看到外國人和他們的做事方式,使我對新企業有了更大的興趣。因此,這段經歷為日后上海商業儲蓄銀行的創立打下了基礎?!?/p>
江漢關遺址
在郵局工作的那幾年,雖說陳光甫學到了很多東西,但畢竟每天面對的是洋人。那時的洋人在我們中國,十分地囂張跋扈,陳光甫最終還是憤然離職,進入了“漢陽兵工廠”擔任英文翻譯人員。
提起“漢陽兵工廠”,大家都知道當時的“漢陽造”步槍,那可是當時全國聞名的步兵武器。而漢陽兵工廠也是當時的晚清名臣“張之洞”主持開辦的軍工企業。
陳光甫的人生轉折點就是在這個全國聞名的漢陽兵工廠得以改變。他遇到了“景維行”。
這位景老先生,上海縣瀏河鎮人,他是德商瑞記洋行的買辦。瑞記洋行專營機器出口,生意做得十分大,在漢口的外商洋行里數一數二。
由于買辦景維行經常來往于兵工廠洽談業務,漸漸對陳光甫也有所了解。他慧眼識英才,非常喜歡這位謙和有禮、不卑不亢的年輕人,通過長時間的觀察,景維行把他漂亮的二女兒“景韻芳”,嫁給了這位名不見經傳的陳光甫。
漢陽兵工廠遺址
02 10萬元起步創立“上海商業儲蓄銀行”
1904年,美國準備在圣路易斯安那州舉辦一次“世界博臨覽會”,遍邀世界各國參加,以此慶祝從法國購買此州100周年。
中國清政府也在受邀之列。慈禧太后專門委派了皇室貝子“溥倫”率團參加這次博覽會,并要求每個省都安排隨員帶展品參加這次活動。陳光甫憑借著過硬的英語水平成為了湖北省的代表團成員。踏上了前往美國的旅程。
這一次的美國之行,令陳光甫大開眼界。那些電子管收音機、自動交換電話、福特汽車、電動公共汽車等獲大獎的科技產品,令他驚嘆不已。陳光甫感到自己國家與其他國家工業上的差距太大了。
幾個月以后,圣路易斯博覽會結束了。陳光甫隨著眼界的提高,他覺得自己要學的東西太多太多了。于是,他決定留在美國學習深造。
陳光甫的這個想法,得到了他岳父的大力支持,并主動承擔了他部分學費。陳光甫又申請了官費津貼,解決了留學的困難。
(世博會遺址·圣路易斯)1904年的世博會是慈禧第一次對外開放
陳光甫首先進入了當地一所商業學校,學習一些最基礎的商貿知識。然后進入了世界上最好的商業學?!e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這所商學院,直到現在還仍是學子們心中學習商業管理的最高殿堂。
在沃頓,陳光甫經過不懈的努力,他用三年的時間就全部學完了商學院四年的課程?;貒?,被清政府委任為“江蘇省財政司副司長”,并兼任“江蘇銀行總經理”。
然而,陳光甫在任職期間,官辦銀行的體系內部,處處受到限制,上層官員常常公私不分,并時時任意支取款項。令陳光甫有心改革,卻又無能為力。
1913年,此時袁世凱已經當上了中華民國的臨時大總統。江蘇都督也換上了近代史上臭名昭著的辮帥“張勛”。這位張帥一上來就要求陳光甫把銀行的客戶名單交給他。陳光甫斷然拒絕了他的要求,并憤而辭職。
這一事件,被當時國內的媒體記者大力報道,人們紛紛為陳光甫高尚的職業道德大加贊賞。而陳光甫也下定決心,從此不再涉足政治,將來一定要創建一家真正獨立的私人銀行。
陳光甫的這一想法,得到了他的兩位好友同樣也是銀行家的“張嘉璈”和“李銘”的支持。
上海商業儲蓄銀行老照片
陳光甫通過分析調查,提出了一個令人稱奇的商業創意:避開與大銀行的激烈競爭,創辦一家為老百姓服務的10萬元起步的小銀行。
1915年4月17日,“上海商業儲蓄銀行”第一次股東大會召開了,銀行董事長為認股最多的“莊得之”,陳光甫為總經理。
作為只有10萬元原始資本的上海商業儲蓄銀行,是當時所有新成立銀行當中起點最低的銀行。那么,陳光甫又是如何帶領大家走向成功的呢?
03 首創“一元開戶”銀行業務
陳光甫在開辦銀行之前,就做了一份詳細的計劃書,并對銀行開業后的經營方針和業務的拓展工作,也做了一整套規劃。
一,上海商業儲蓄銀行實行西式委托代理制,實現銀行的所有權和經營權相分離,改變了中國傳統金融機構的弊端。
上海老錢莊
在傳統的“錢莊”金融業務中,股東們設立的監理機構下面,設立了一名經理,錢莊里的一切事務都由經理負責。經理下面再設立了協理和襄理,再下面便是“八把頭”:清賬、跑街、錢行、匯劃、洋房、銀行、信房、堂室。
這樣一來,錢莊里的經理就可以獨攬大權,一旦取得了股東們的信任以后,就可以把“八把頭”的重要職位,都安排成自己的親信。在缺乏監管的情況下,經理便可以透支現金,干其它投機倒把的買賣。
二,儲蓄是銀行的根本。所以,銀行不但要積極吸引儲戶,還應當重視“準備金”的儲備。
比如近代錢莊里有一項業務,叫做“貼票”,即貼錢況換票據。相當于我們現在的定期存款,是錢莊以高利息攬儲的一種方法。
當時,一些錢莊都沒有足夠的存款準備金,所以,當客戶需要取錢時,錢莊就不斷提高利息,游說民眾貼票,開始“拆東墻補西墻”。
這種惡性循環的結果,一旦錢莊遭遇擠提事件,倒閉是必然的。
三,銀行定位的客戶為普通的老百姓,實行“一元開戶”。
陳光甫的“一元開戶”的服務項目一推出,就遭到了同行們的共同蔑視,都說:“你規模小也就算了,竟然還提出一元開戶,這樣也太掉銀行的身價了,這讓大家以后怎么辦?”
沒幾天,就有同行來故意刁難。有一天上午。一個年輕男子,走進上海商業儲蓄銀行,便拿出100元錢,要求開100個賬戶,這下吸引了大廳里所有的客戶。大家都等著看好戲呢。
但是,負責接待的柜員并沒有表示不滿,依然笑容滿面地細心地為這個客戶辦好了100個賬戶。這個人當時大受感動,拿著一堆存款憑證離開了大廳。那些親眼目睹事情經過的客戶們,都為銀行的服務大加贊嘆,從此也成為了這家銀行的忠實客戶。
通過陳光甫的一系列措施,上海商業儲蓄銀行一開業就迅速吸引了一批客戶。有了這個開門紅以后,陳光甫又推出了“活期儲蓄”、“整存整取”、“整存零取”的業務。這些業務,直到現在都一直在沿用著,成為了現代銀行里,最基本的服務項目。
上海商業儲蓄銀行,在陳光甫的帶領下,以“人爭近利,我圖遠功;人嫌細微,我寧繁瑣”這個經營理念,在銀行業里,打出了一片新的天地。
上海商業儲蓄銀老照片
04 “桐油貸款”和“滇錫貸款”
陳光甫在后來的回憶錄里,曾經對自己有一段評述:“對于抗日戰爭,我做出了三大貢獻:第一,我是戰時貿易調整委員會的主任;第二,我在1939年和1940年通過談判獲得兩筆美國貸款;第三,從1941年到1943年我任平準基金委員會的主席?!?/p>
陳光甫對于抗日戰爭有三大貢獻,其中美國的兩筆貸款是最具影響力的了。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抗日戰爭全面打響。日本迅速占領了平津地區,并且有繼續南下的趨勢。此時的國民政府才開始醒悟過來,準備抗日。
抗戰到了后期,國民政府的財政出現了危機。萬分著急的蔣介石,準備向美國發起借款支援。因為,當時的美國具有雄厚的資金。美國表示愿意向中國提供貸款幫助。
1938年6月,以陳光甫為代表,還有當時十分著名的銀行家、中國銀行業務局局長“席德懋”以及礦產品出口商“任嗣達”,三人組成的中方談判團,乘坐美國飛機飛到了華盛頓。
上海商業儲蓄銀行舊照
借款談判一開始并不順利。得到了美國遠東科科長“馬克斯韋爾·哈姆登”為代表的反對。哈姆登認為,與其給中國貸款,還不如直接對日本施加壓力。
所以,雖然美國總統“羅斯福”和財政部部長“摩根韜”愿意給中國貸款,幫助中國度過危機。但是,由于有一方提出了反對票,所以,美國采取了觀望的態度。陳光甫一行,只好在異國他鄉等待美國的正式答復。
正在中美雙方僵持的時候,重慶方面傳來了風聲:一,蔣介石有可能會考慮跟日本合作。二,中國政府將依賴蘇聯的軍火援助。
美國當局立即意識到情況不妙,答應了立刻向提供中國貸款。但是,美國方又提出了兩個左右為難的問題:
一,擔心中國沒有償還債務的能力。
二,《九國公約》中的“反貿易壟斷”規定了不得直接向中國政府貸款,不得挪用借款購置軍火和其它戰略物資。其實就是不想得罪日本。
桐油運輸
有著豐富經驗的陳光甫,早在赴美之前就想到了美國無償貸款的可能性非常小,所以,他在內地就想到了選用“桐油”為抵押物品。
桐油,既是制漆中的原料,也是軍事工業上重要物資。而美國的桐油產量又比較低,根本無法滿足本國的需求。
同時,陳光甫還建議在在中國國內創辦一個復興商業公司負責國內收購桐油。在美國也設立一個世界貿易公司代售桐油。然后,讓世界貿易公司與美國進出口銀行簽訂貸款合同,并由中國銀行紐約經理出面擔保。
這樣一來,至少從表面上看來,這次貸款業務,只是商業上的來往,與外交無關。
不久,美國給予了紐約世貿易商2500萬美金的貸款。陳光甫以世界貿易公司的董事長與美 國進出中銀行簽訂了合同。
雖然貸款數額并不多,但這次的貸款對于中國的抗日戰爭,不亞于雪中送炭。當消息傳到國內以后,使戰場上的將士們士氣大增。
簽訂兩項貸款以后陳光甫與摩根韜還有駐美大使合影
后來,在“桐油借款”不能滿足繼續戰斗的情況下,1939年9月,陳光甫又正式向美國財政部提出了以錫礦為抵押的貸款的方案。因為這次是以中國云南的錫礦為抵押品,所以,這次貸款史稱“滇錫貸款”。
“桐油貸款”和“滇錫貸款”被確立為美國援助中國的一種特殊模式。
05 創建中國第一家旅行社
陳光甫決定從事旅游業是緣于一件事情。
有一次,陳光甫準備由香港去云南考察,需要買船票,于是,他來到一家外國人經營的旅行社去購票。
沒想到進門以后,那名外籍服務員對他根本不理,只管與別人閑聊。陳光甫一氣之下轉身離開,去了一家比較遠的地方去買船票了。從此,陳光甫下定決心一定要開一家自己的旅行社。
陳光甫曾因業務上的事情,經常會去歐洲各國。那時他就發現,英國不單是各家銀行設有旅行部,就連稍大點的百貨公司都會設有旅行部。
當時,在中國,都是外國人開的分社。比如:英國的“通濟隆”;美國的“運通”;日本的“國際觀光局”等。
這些外國人開辦的旅行社,都是專門為接待外國人服務的,對中國人根本不予理會。所以,使陳光甫更加有了開辦一家中國旅行服務機構的決心。
1923年8月1日,上海商業儲蓄銀行旅行部正式成立,這是中國人自辦的第一家專業旅行服務機構。
作為一個新生事物,前期還是比較艱難,為了提高旅行部的知名度,陳光甫采用贈送禮品,聘請業務員統一著裝,分別去碼頭、車站招攬生意。主動幫助顧客看管行禮、預訂車票。漸漸地旅行部的業務開始繁忙起來。
1927年,為了旅行部的發展,陳光甫把旅行部從上海商業儲蓄銀行里面分了出來,正式更名為“中國旅行社”,各地的分部同時也更名為中國旅行社分社。
中國旅行社獨立后不久,國民政府便頒發了“第一號”旅行社行業從業執照,中國第一家旅行社成立了!
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就發生在中國旅行社的下屬單位——西安華清池招待所,張學良就曾經在這里軟禁了蔣介石??上攵@里的食宿條件是配得上蔣介石的身份地位的。
作為民國時期著名的銀行家,陳光甫的一生叱咤金融界,被稱為“中國摩根”!最后,陳光甫跟許多銀行家一樣,由于當時政局動蕩,不得已避于香港等海外。
這些銀行家們,他們放棄了大陸的產業,在海外重新注冊了相同名稱的銀行,但是最后都不再輝煌,只有陳光甫的上海商業儲蓄銀行繼續在臺灣延續,不斷發展壯大。
參考資料:十二叔著作《民國陳光甫——一個領先時代的銀行家》
上海書店出版社《陳光甫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