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人反映,通過網絡平臺求職應聘時,被物流公司“高薪”招聘貨車司機的信息吸引。他們被騙入職后,遭遇了貸款高價購車、繳納會費等連環套路,不僅財產損失嚴重,還背上了巨額債務。
為此,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重慶監管局近日發出“關于防范貨運領域招聘‘套路貸’的風險提示”,提醒廣大金融消費者高度警惕此類陷阱,做好風險防范。
據介紹,此類“套路貸”的伎倆是:不法分子以“XX物流公司”“XX貨運平臺”等名義,通過各大招聘網站發布貨車司機招聘信息,以極低的入職門檻誘騙受害者應聘。
受害者被騙入職后,不法分子會要求受害者購置指定型號的貨運車輛,否則無法拉貨。同時聲稱可以“零首付貸款買車”“買車免交掛靠費”“隨時退款退車”,以此誘導受害者辦理貸款或融資租賃,并在指定經銷商處以明顯高于市場的價格購車,使受害者背負沉重的債務。
入職一段時間后,受害者發現實際貨運收入遠低于前期承諾,甚至無法覆蓋購車還款額,還款不及時會影響征信。如果受害者提出退車申請,不法分子會以“單方面違約”為借口,要求其支付高額違約金。甚至,不法分子會利用受害者對買賣、融資租賃、抵押等民事法律關系認識不足的弱點,強制收回車輛。
針對這種詐騙伎倆,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重慶監管局提示廣大金融消費者,一定要高度警惕此類“套路貸”,以免給自己造成重大財產損失。
具體而言,可從三個方面做好風險防范和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其一,明確合同內容,加強風險識別。對于以“保證貨源”“底薪過萬”等低門檻、高收入為噱頭的招聘信息,一定要加強甄別,提高警惕,小心陷阱。在簽訂各類合同文件時,應當仔細研讀條款,逐項審核確認,明確雙方責任義務,對涉及收費、退費和違約責任等條款內容進行重點確認。如確需繳費的,應詳細了解收費的具體項目,繳費后主動要求開具正規發票,避免后續出現糾紛。
其二,明確自身需求,審慎辦理業務。消費者要根據自身需求和承受能力,審慎自主決定是否要貸款或融資租賃車輛。要充分評估自身實際收入是否可覆蓋貸款還款額或融資租賃租金,確保即使貨運收入未達預期,也有第二還款來源可供選擇。
同時,消費者要愛惜個人征信,貸款后按時還本付息,避免貸款逾期造成不良影響。
如確需融資租賃或貸款購車用于貨運,消費者應當選擇正規的金融機構及車輛經銷商進行辦理。在辦理金融業務時,要提供真實購車發票和相關資料,仔細核對業務相關金額、各項權利義務等。對于要求以明顯高于市場價格誘導貸款買車的行為,一定要果斷拒絕。
此外,在接到金融機構業務審核電話時,要獨立、據實回答問題,不輕信他人提示、指引,避免草率簽約造成不利后果。
其三,如遇不幸上當被騙,應及時報警處理。消費者如果發現自己遭遇虛假招聘、違規收費、貸款購車等騙局,或發現涉嫌違法違規、犯罪線索,應保存好聊天記錄、通話錄音、交易截屏、合同文件等有關證據,及時通過報警、訴訟等法律途徑維護自身合法權益。